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大数据分析 定制化服务——荷兰博物馆公共教育印象

        作者:王莹2019-12-02 07:39: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荷兰博物馆协会总部数据显示屏

          (2/2)阿姆斯特丹冬宫分馆“黄金年代”肖像展光影表演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作为世界上博物馆密度丰常高的国家之一,在荷兰参观博物馆早已成为当地人们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荷兰驻留期间,笔者通过对多家博物馆的探访,多维度、多层次地了解和感受到荷兰博物馆细致入微的公共教育“定制化服务”,本文就试图勾勒出对于荷兰公共艺术教育的印象。

        通过大数据平台明确公众需求

        荷兰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926年,通过连接境内420家博物馆打造出了全球最成熟的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之一。根据大数据来明确博物馆参观人群特点、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公共教育项目,是其重要的工作目标。

        “全国博物馆通卡”是荷兰博物馆协会的品牌产品,凭此卡荷兰常驻居民可在一年内免费参观420家荷兰博物馆。一通卡不仅提高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也为数据采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每个博物馆的“通卡数据库”中,可实时查看观众总数、性别、城市、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参观时间段等信息,而在博物馆协会总部数据库的大屏幕上,则可实时显示全国博物馆参观总人数、博物馆参观人数排位、参观公众地域分布等综合分析数据。博物馆之间可共享所有数据,这对于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的策划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博物馆协会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整体推广和定向推广,整体推广是每周向所有通卡持有者邮箱发送电子简报,介绍本周重点博物馆展览及公共教育项目;定向推广则是向已婚中年人士等潜在客服群推荐“儿童教育项目”活动。同时博物馆也会在圣诞假期、节假日、周末等参观高峰时段策划并发布荷兰全境的公共教育活动时间表。清晰的数据让博物馆了解其服务对象,并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

        博物馆以内:打造特色项目

        荷兰博物馆内的公共教育项目旨在通过有温度、有特点、有内容的项目大大提高博物馆的体验性与互动感。青少年是公共教育的核心群体,博物馆不仅是了解艺术知识的场所,也是激活孩子逻辑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媒介。寓教于乐、互动与分享是这里公教项目的关键词。

        在荷兰国立博物馆,围绕伦勃朗这位世界级荷兰绘画大师专门打造了情景剧导览,通过展厅导览、户外参观、室内互动游戏、舞台剧表演等环节,让孩子们真切感受绘画大师跌宕起伏的一生。欣赏画作来感受细节,翻阅文献,观看360度圆形环幕身临其境,登上舞台自己演绎——通过生动鲜活的体验,艺术史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留下痕迹。同样是荷兰国立博物馆推出的“密室逃脱”项目,更展现出其公教团队的无限想象力。在不同的博物馆房间里设置纵横交错的路线,参观者2人至5人组团,必须结合对博物馆和艺术史知识的了解,答题、拼图,破解秘密任务,才能找到出口。这不仅让青少年用新潮的方式解锁艺术史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让其在互动思考中成长。

        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的“奇幻世界”项目因其高科技的互动展厅,使参观者能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博物馆团队会给每位公众配备平板电脑,进而开启一场“互动艺术课程”。展厅由主厅及环绕周围的10个独立互动房间组成,主厅中是按比例缩放的博物馆建筑模型,由近千个方格组成,每个方格就是一个展厅,展厅中陈列的作品与参观动线都清晰可见。走进独立房间,则要开启更多互动体验,可解构蒙德里安绘画线条进行新创作,可跟随风格派画作视频跳舞,可在桌前享用三维投影美食。在“奇幻世界”中,五官皆可与艺术品互动,享受浓郁且生动的艺术氛围。所有互动体验完成后,观众可将创作作品存于个人账户,并上传社交平台进行分享。

        特殊人群在荷兰也是博物馆重点关注的公教对象。对于这类人群,博物馆以科技为依托,定制专属活动,以真正平等的姿态,实现艺术分享。

        位于荷兰南部的凡阿比博物馆,在弱势群体公众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在其开发的“触与听”项目中,残疾人士得到了悉心照顾,盲人由专属导览员引领参观指定作品,对作品进行触摸并体验;聋哑人则配备有手语翻译,可实时对作品进行讲解;对于行动不便的公众,博物馆配备了远程视频导览系统,让观众体验艺术氛围。同时每周也会举办“忘不了的凡阿比”项目,这一导览活动针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通过艺术焕发他们的愉悦心情并拉近他们与照顾者的关系。博物馆展现了强大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让这些特殊人群置身其中,享受艺术。

        博物馆之外:不断突破边界

        在荷兰,博物馆的外墙并不是其公共教育的边界。他们一次次打破空间局限,让艺术在博物馆之外发声。

        作为全球最具创意的博物馆之一,荷兰国立博物馆早已突破空间边界,将艺术传递给无法亲临博物馆的人群。通过快闪活动将伦勃朗最知名的画作《夜巡》以情景剧的方式带入了购物中心,公众可以看到身穿中世纪服装的嫌疑人现身,士兵通过绳子垂降,军队步伐整齐地前行……通过立体的呈现让人感受画作中的戏剧张力与光影效果。让荷兰国立博物馆在全球圈粉无数的则是其“线上博物馆”项目,作为全球首家开放全部藏品高清图像和版权的博物馆,25万件藏品可被免费下载并供个人及企业使用。在这个无限延伸的项目中,大众可通过荷兰国立博物馆网络工作室,按自己的理念排列展品,策划专属线上展览,也可任选3件作品进行排列组合,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博物馆通过这一项目大大激发了公众的艺术创意能力,搭建了艺术沟通的桥梁。

        荷兰国立博物馆的公教活动独具一格,梵高博物馆的活动则扎实而经典。通过开设“梵高在学校”线上课程,梵高博物馆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提供详尽的教学素材。例如,在中学课程包里总共有38节课,从梵高生平到作品特点,从教学视频到习题解答,一应俱全,只等学生来发现。同时,梵高博物馆还不断扩大受众范围。通过在全球举办梵高光影体验展,在不外借展品的情况下,将梵高作品最大范围进行传播;通过授权高品质的文化项目,让梵高精神通过多种媒介进行传播,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将梵高的艺术资源融入更广阔的人群,让人们对梵高产生更深的认同感。

        在荷兰,博物馆通过大数据了解人们的公教需求,透过馆内活动满足其需求,进而通过馆外活动打造公教活动的无限可能性。所有这一切,让荷兰公众对博物馆有很好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认为这是一座城市的精髓所在,这种双向的良好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及文化价值的形成,值得中国的博物馆参考、借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