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重构水墨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

        作者:王春辰2019-11-25 08:55:5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正在武汉美术馆展出的第二届武汉水墨双年展受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词与物》启发,定题为“墨与物”,墨是物质,也是艺术家思想的载体,是以物性、灵性为切入点在多文化语境下探讨近当代水墨艺术的创作维度,发现水墨的无限可能。此次展览分为墨与笔、墨与心、墨与墨、墨与物、墨与影、物与物6个单元,每个单元介绍利用不同媒介、不同视角进行创作的水墨艺术家,从绘画到影像再到装置,立足当下展望水墨艺术的未来。

        回顾两年前,首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以“墨攻”为题,以中国绘画史为序列,展开了“起承转合”的时序结构,勾勒了中国绘画的脉络及其蕴涵的思想根源。此,为武汉水墨双年展之起点,非终点;它所延续开展的是思考探寻中国绘画的主体价值或曰其根源性理由为何。这一思考探寻绝非论证文化优势论,也非辩驳文化虚无论,而恰是证明一种恒久价值,即人之为人的存在意义。因思考的基点差异,诉诸绘画艺术的媒介与论点各异,此之异非高低之异,墨与物交融,幻化出艺术形态,折射着新思辨的智慧,其滋养在一种文化基因的根源性里,时或隐匿,又时或显现。时代在前行,社会在聚变,文脉之裂变已然发生,但墨与物之形态依然不绝,锵锵然,生机犹在。

        因此,第二届武汉水墨双年展以“墨与物”为题,是以物质载体来研究、展示尚怀有天下忧心的水墨绘画艺术,以历史的时间之眼来保存、记载与多舛时空同在的水墨存在体。“墨与物”一题源自法国哲学家福柯的《词与物》的研究启示,“词与物”追寻人类知识的存在方法与人类思维言语的关联,揭示了诸多被隐匿的奥秘。同样,我们提出“墨与物”也是力求从一种存在论意义上揭示水墨艺术的存在方式及其当代意义,从文化考古学、文化社会学、文化符号学以及文化的当代性几方面来理解这个水墨文化,放在更大的场域里,从全球的文化场域里来解读与延展水墨艺术的存在意义。此处之“物”蕴涵了历史的痕迹、人文的汗水、社会的沧桑,物是人并非,同样的命运之手依然借物言说,将“墨”的存在化作物语永恒。“墨与物”是形而上的命题,也是研究与深化心境与物境存在的偈语。甚至在当代的哲思语意下,还原“物”的本质、赋予“物”新的命题来再造“物”的价值。其中,墨也是物,物物相生,生机转化,再解水墨的内涵于当代。

        这就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绘画的根性所在,是负载道义的画家的心底症候。故20世纪以来以“国画”名之,可知道义的沉重与接受撞击的勇气。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水墨”名之,又何尝不是让此绘画回到生命本体之中,以“物”的本质来言说“墨”的实质。水墨在此的言说不仅是媒介论,而是关乎生命价值的生存论。未有生命困顿与困厄感受,决然难体味水墨绘画的深沉和负重。“墨与物”的勾联,是回到生命价值,是时至今日探寻水墨真实的不二法门,是超越表象之争的锁钥所在。艺术自20世纪以来,无论东西,凡是能深切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艺术必是时代烙印的艺术。水墨也不例外。此次双年展所论水墨即是探寻其如何回到生命本体,在脱尽铅华之时“墨与物”如何降生于心灵及魂魄的救赎中,或可曰这是我们以当代艺术理论重构水墨艺术批评话语体系的尝试和努力。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