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北京 书法 艺术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宋涛:在书法艺术世界砥砺前行

        作者:刘一丁 2019-10-29 00:09:14 来源:美术报
        宋涛:在书法艺术世界砥砺前行

        2013年7月1日,改建后的中国高速铁路杭州东站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旅客。人们在这个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成果时,无意之中也与传统的中华艺术发生了美丽的碰撞。一件30平方米的巨幅书法作品迎面扑来,像中国黄山的迎客松一样,热情地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人,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文化温暖。

        巨幅书法作品的作者叫宋涛,一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

        2013年的春天,当杭州东站改建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有关部门派人找到宋涛,邀请他为这座中国大型铁路枢纽创作书法作品。宋涛应邀前往杭州东站东大厅,实地查看作品将要展示的位置。这位数十年长期从事杭州地方史研究和书法创作的学者型艺术家在杭州东站踟躇良久。古都杭州的文化内涵太丰富太深厚了,怎样才能将自己认为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内容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展现在杭州的门户?几经推敲,他选择了宋代词人柳永描写杭州繁华都市与美丽风光的传世名作《望海潮》。

        宋涛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行书书写《望海潮》。开始创作的时候,恰逢江南梅雨季节,闷热潮湿的气候迫使宋涛不断调墨,以适应似干似湿的宣纸要求。一遍巨幅写毕,他已经汗流浃背。但是,宋涛并不满意,他再次挥毫,进行第二次创作。几天后,宋涛将几位书法同行请来工作室,对他自己比较认可的第二幅作品评头论足,大家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于是,有了宋涛的三度创作。这一次,宋涛痛快淋漓,一气呵成,以浓墨榜书的磅礴之势与宋代柳永《望海潮》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韵律和节奏相映成趣。此件巨幅佳作一经公示,即获满堂喝彩,成为杭州东站的一道文化风景。

        杭州东站正式投入运营至今,总有不少旅客在宋涛的这幅巨作之前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观赏并拍照留念,储存他们对天堂杭州的美好纪念。

        宋涛年少开始喜爱书法艺术,他希望自己写的字可以被人欣赏,希望自己写的字能够为人民服务。那时,他没有字帖,就照着描红本练字。参加工作后,宋涛成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从事农业劳动。不论白天农活多辛苦,每天晚上他都坚持读书写字。1976年,宋涛所在的兵团解散,他被分配到一家工厂。看到工厂电影放映队需要制作宣传海报,宋涛主动帮忙。那时,工厂的标语和墙报都留下了这位青年的墨迹。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宋涛进入杭州市委统战部工作,他的机缘来临了。统战部里的两位领导商向前和郭仲选都是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得知年轻的宋涛爱好书法,便给予了热心的培养和帮助。这时的宋涛也逐步获得了不少传统碑帖,工作之余,他徜徉于颜真卿、米芾、董其昌、王羲之、王献之等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字里行间,开始了正式的书法学习历程。后来,郭仲选收宋涛为学生,还把宋涛介绍给了书法泰斗沙孟海。宋涛跟着郭仲选和沙孟海潜心学习书法,并时常与如今都已经成为著名书法家的朱关田、蒋北耿、俞建华、骆恒光、金鉴才、王冬龄等学长交流学习。上世纪90年代,他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在理论和创作方面得到了学院书法专业全面而系统的传授,他的书法艺术造诣突飞猛进。中国书法家的行列里从此出现了宋涛的名字。

        观赏宋涛书法作品,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清代刘熙载《书概》有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宋涛的行草从大多北魏方笔入手,运笔迅速果断,中锋突转为侧锋,故而厚重且变化多端。他擅于用大笔书写,单字苍劲,布局气韵万千。历经四十余载磨炼,他在帖学和碑派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形成了标志性的艺术语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曾经说过:“苏东坡写字有三种境界,一种讲法度,讲入乎规矩又出乎规矩;一种讲超凡绝俗的品格;一种讲一瓣香,讲禅味。”他认为,宋涛书法的境界介于第一种与第二种之间。著名书法家王冬龄在欣赏宋涛所书写的历代名人咏京杭大运河诗词两百米长卷后,“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称赞道:“真是洋洋洒洒,笔走龙蛇,令人叹为观止。”

        担任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后,长期从事杭州地方史研究的宋涛更是如虎添翼。辛勤工作之余,他撰写了许多业务论文,并创作了大量书法作品不断见诸于国家级专业报刊。2013年,在专家们的支持帮助下,宋涛用了两年多业余时间撰写的《杭州书法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杭州书法史》全面梳理了杭州书法在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先贤留存的大量实物资料印证了杭州作为“中国书法名城”的文化称号。一经发行,便受到学术界和书法界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书法家,宋涛不忘初心,坚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每年,他都会安排时间参加公益活动,前往军营、警营、学校、企业、乡村、社区等处为大家示范书法,现场赠送自己的作品。新年春节来临,宋涛特别忙碌,他书写的春联和福字为众多的家庭送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文化底蕴深厚,村民大多喜爱书法。宋涛和杭州市书法家协会的艺术家们经常来这里举办讲座,指导并培训村民进一步提高书法欣赏与创作能力。2013年夏天,由宋涛带队的一个专家小组又一次走进上田村,他们冒着酷暑对村里群众性书法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提出了建立书法村的建议。不久之后,上田村被杭州市书法家协会授予“杭州市书法之村”称号,这是杭州市第一个书法村。很快,在乡村建立书法村的创举得到了浙江省委宣传部的认可,并由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和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在各地推广。目前,浙江全省已经出现了近百个书法村,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

        多年来,宋涛经常赴香港、澳门和台湾参展、讲学。他还频频出现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宋涛擅于讲述中国故事,为书法这一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走向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宋涛的书法作品曾经在日本产经新闻社主办的国际书法大展上荣获最高奖,还在韩国第23届国际美术节书画大展中得到金奖。他的作品甚至被一些国家悬挂于议会大厅和政府大楼。

        2015年,宋涛退休了。但是,人们看到他依然很忙,看到他以更大的热情和力量投入到书法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中。特别值得介绍的是,近几年来,宋涛将自己的数十年来积累和形成的书法理念,通过专业教学的方式传授给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2016年,受西泠印社书画篆刻研究院的邀请,宋涛为其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名家工作室书法研修班。书法爱好者纷纷前来报名研习,场面可谓火爆。因为名额有限,许多想随宋涛学习的书法爱好者只得等候下一次良机。这时,中国最权威的综合性美术类报纸《美术报》不失时机地联系到了宋涛,提议为他继续开办研修班创造有利条件。具有27年办报历史的《美术报》在中国美术界影响极大,美术培训项目是该报的拳头产品之一,国内众多书画名家在《美术报》旗下开班授课,桃李满天下。2017年,“美术报宋涛书法工作室创研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登台亮相,立即学员云集。宋涛在这个讲台上为大家系统地梳理了书法的历史脉络,讲授了书法练习和创作的方方面面,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书法名家的丰富涵养和自己的切实收获。在将近2年的学习时间里,学员们进步神速,其中有些学员的作品已经被一些专业报刊选登,有的参加各级书法展览并斩获奖项。

        宋涛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但他的艺术生命却如日中天。就像悬挂着他巨幅书法作品《望海潮》的杭州火车东站里那些南来北往的旅客一样,宋涛来来往往地在他的书法世界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