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借自然之语 述现实之诗

        作者:关君2019-07-29 07:32: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借自然之语 述现实之诗

        风景(油画) 120×240厘米 2017年 关君

        我崇尚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作品。自然主义是最契合中国道家审美的一种表现方式,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华夏文化崇尚天地人的自然、和谐,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华审美文化的底蕴。

        自然、含蓄、淡雅,这种审美趣味便是自然主义给予我的美的启示。“自然”的主要含义总是和本色、朴素、淡雅联系在一起,艺术正是清真自然之美的集中体现,这也正如庄子所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同时,宁静含蓄的艺术也必然以追求文字、画面之外的“象外之象”为目的。

        自然主义对我的影响始于我17岁第一次见到导师郑艺的作品《晚秋》。我的导师郑艺先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也是国内现实主义题材绘画的名家,其画笔下的东北农民形象充满了阳光和色彩,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扣。郑老师常说:画家与以文字表达精神的作家、哲人、理论家不同,画家只能以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独特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意志;优秀作品形成的视觉氛围,是无法用别的语言、方式来取代的;只要下了苦功,有了刻骨铭心的生活经验,有了血肉相连的感情交融,有了亲近大地的匍匐与谛听,有了对人民音容笑貌的记忆和欣赏,你画出来的人、生活、情感就能充满真情,充满趣味;一幅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不但体现出一种敬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格力量的显现……

        我的创作以现实题材为主,关注城市普通民众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以自然的绘画语言,传达出对现实的思考。《余晖》《城》《岁月有痕》等都是我取自首钢的工业题材作品,画面中高耸的熔炉、屹立在余晖中的钢架等,它们不仅仅是即将消逝的风景,更是一个辉煌时代的落幕。《远方的歌》描绘的是我故乡大连的一个小城,斜阳下那个骑着自行车悠然自得的少年是我年少时的缩影,阳光照在少年的脸上,其面朝画外,是对未来和远方无限的憧憬和向往。画中的房屋据说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所建,如今已破旧不堪、岌岌可危,厚重的墙体记载着无数的硝烟和抗日先辈的热血……画中有我对天地人的思考,也有对生活的回味。

        我在创作中努力挖掘生活本身的美,力争使作品关注现实,但又游离生活原型;努力追求现代艺术品格,但又与流行派拉开距离。《大地》取材于陕北农村,画中犁地的老农让我想起19世纪无数大师笔下农民劳作的场景,如《讷韦尔的犁耕》《拾穗者》《播种者》,这种农耕文化是华夏儿女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

        艺术来源于生活。关注底层民众最普通的生活状态、用画笔记录下他们的自然和质朴一直是我的追求和向往。我的作品《冰之城》表现的是哈尔滨特有的冰雕制作场景,在零下30摄氏度的户外,冰雕工人在巨大的冰块上忙碌着,整个画面银装素裹,工人师傅在白茫茫的天地间热火朝天地雕琢着冰灯,他们有的专注地测量着切割的尺寸,有的像指挥官引领着工人慢慢把冰块升起,有的像一位沉浸于雕刻中的艺术家,挥舞着的冰刀像画笔一样在冰块上打磨出栩栩如生的形象……一个白色的、晶莹剔透的冰城就这样诞生了。我在此幅作品中想传达出对劳动人民的歌颂和赞美,他们质朴得犹如脚下的冰块一样通透,他们呼出的气体在空气中凝结成一团团如烟的水汽,他们用勤劳、热情的身躯装点着新东北、美化着新天地。

        我的作品是自然与现实的交汇,我想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借自然之语,述现实之诗。在我的作品中,一面墙、一条地平线、一束阳光都有其语言,这种自然中对现实的诗意表达,常常令我痴迷,让我驻足。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0(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3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