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品茶赏画——中国画的欣赏与鉴评

        作者:孔维克2019-06-04 23:00:42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孔维克

        明  徐渭《墨葡萄图》(局部)

        当代作品《人民与总理》  周思聪  作

        主讲人:孔维克

        简  介:孔维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民革中央委员、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华大学人物画高研班导 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院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为一级教授(二级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艺术基金专 家库高评委、山东省智库专家。擅长古典题材及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美展及签约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创作了一批令当代画坛瞩目、广受 社会各界好评的传世巨作,代表作有:《公车上书》《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图》《心学宗师王阳明》《孙中山在青岛》《孔子与四配》《抗战老兵》《日本遣 唐使》等,是载入当代美术史册的画家。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主要指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所产生的艺术观念、造型 手法与中国独有的绘画材质相结合,用毛笔、软笔或手指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还承载了人们的情 感,反映着时代的精神,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如何欣赏和品鉴一幅中国画?古人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鉴赏理 论?本期讲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讲述中国画的欣赏与鉴评。

        绘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形式

        人 类早期绘画的产生是人类解决基本的温饱后有了自己的娱乐方式,围着火炉跳舞唱歌,形成了原始歌舞。而狩猎是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人们以石器作为工具将自己 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刻录在岩石上,这就是我们最早看到的岩画。在远古时期,人类遗留在岩石上的画面,据考有4万多年的历史,今天被发现于遍布五大洲的 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我们能看到的岩画有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花山岩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山岩画等,这些都有早期人类狩猎记录的牛羊等形象,在文字还没出现的时候,岩画成为人类早期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

        中 国画与书法关系密切,有道是“书画同源”,但绘画比书法更早,并且开始了与西方岩画等仅是象形造物的描摹所不同的、带有哲理思辨等象征含义的符号系统。宋 代陆游在《读易》中说:“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的记录。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三之第一画,乾为天,故谓“一画开天”。就是说,在文字未出 现之前,人类就是用一条线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这里面还包含有哲学涵义,“一画”为地平线,分了天与地;“一画”含阴阳,分了昼与夜;“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有了世间万物。伏羲画卦,表达了对数的认识、对宇宙的认识及对人生的认识。

        此外,除了岩画,我们可以看到刻在岩石上符号式的绘 画,比如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符号式绘画是山东龙山文化的“日月山”符号,画符号成为最简洁的文字。这种抽象的认识或者具象的画符号,后来演变为象形文 字。世界的文字有多种类型和形态,最后多数成为拼音文字,而中国则在象形文字的类型上逐渐丰富形态和内容,不仅成为信息稳定、容纳博大、传承有序的庞大系 列,且对绘画影响巨大,甚至成为绘画的一部分,成为世界唯一的文化现象,被合称为“书画艺术”。

        人类在闲暇之余开始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即产生 了最早的绘画。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绘画工具的变化,以及人类对世界深刻的认识,绘画就有了不同的形态,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东方绘画是线性 发展,西方文化分析面、线的表现,以致出现了对光的科学分析、对于色彩的科学分析、对于面的科学分析产生素描色彩,最后画的是描摹自然、深刻表现自然的自 然形态;而东方绘画,特别是中国绘画,从宏观对线性的表现、抽象的表现变成了意象的表现,最后产生了中国式的绘画。中国文化及哲学一直以宏观看待世界,所 以产生了八卦、阴阳等,可是西方越来越微观,如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正如中国的医学中有五脏六腑的说法,来辨证施治,而西方医学则为病理分析。文化的不同 产生的艺术也不同。

        因而,在传统绘画形态下,对中西绘画的品评应该有不同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在中西文化背景下,中西绘画的品鉴标准也必须基于不同文化而展开。

        中国画的内在审美规律

        一 是向善崇德。这是中国画审美的第一要素。这与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及“文以载道”的文化观有关。直到今天,中国画还一直在延伸它向善崇德的作用。不管是主流 绘画,还是其他参加全国美展的画作,抑或是花鸟画、山水画等,都要表达出创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向善崇德。

        二是传神达意。 传神是中国画审美规律之一。意,指意境和意象。中国画的“传神”并不拘泥于像西方绘画那样强调写实,描摹自然,中国画追求写意。但自西方绘画传入以来,写 实的审美标准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这种写实与中国的工笔画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笔画的发展;而在写意人物画领域,亦受西方的造型观念很大影响, 能明显看到“夹生”现象,两者如何融合是一个待研究的课题。

        传神有“以形写神”“以意写神”之说。传神也是有多种形式的,它不仅仅在于对对象人物的模拟生动,更在于意象、意境的运用,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三 是诗情画意。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不仅表现了文章与绘画的关系,也道出了情感与意境的合二为一;诗既是意境的补充,从形式上也成为画的一部分,再加上印章的效果,将诗境、诗情与画境 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也创造了一种审美标准,形成一种审美规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是中国画独有的现象,欣赏画意的同时,诗情、题书 也尽在画意之中。

        四是雅俗共赏。雅和俗具有辩证关系。所谓“俗”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民俗,就是民间老百姓喜欢的内容、题材等;另一种是审美 角度的俗,老百姓的审美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也需要有所提升,提升之前习惯性的审美标准是起主要作用的。雅也同样如此,除了老百姓喜欢的选题以外,还有一种 就属于走出小我进入大我的境界,大我就是进入审美的高层次。从选题到意境的拓展再到笔墨的锤炼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雅和俗有由低到高的因素,但同时还 有二者之间的融合。俗话说,做到雅容易,做到俗也容易,做到雅俗共赏不容易,这也即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中庸的一个含义是不偏不倚,也就是说既要符合老 百姓的欣赏习惯,还要达到有较高审美层次的人的审美标准,找到二者结合之处,确实不易。如果一幅画能做到雅俗共赏,就说明不仅能达到一定的审美层次,还能 很好地把握了审美技巧和审美规律。较为典型的例子是齐白石的作品。齐白石一生在卖画,卖画就要考虑到老百姓喜欢什么,同时他又是艺术家,陈师曾、徐悲鸿等 人对他影响很大,所以他很重视绘画理论,重视全面修养,能够体悟总结出自己的绘画见解,并且创造了全新的绘画样式,在笔墨语言、审美特征、绘画理论等方面 有着独特的创建。

        五是笔情墨趣。这是中国绘画独有的审美特征。笔情墨趣就是笔墨语言。西方绘画的语言是光影素描和色彩的叠加,而中国画则是 笔线和墨韵的意象组合,简称笔墨。线是靠笔画出来的,笔的表现是靠墨在纸上运行产生,中国画就是笔和墨之间的融合产生的一种绘画式样。笔墨本身就是一种语 言,这种语言简单来说,墨分五色,笔有18描。墨分五色代表所有的色,指代一切能看到的事物,这是一种意象式表达,这种绘画语言具有简洁、东方式的艺术呈 现。就像京剧中的程式化表演一样,一个圆场便是翻山越岭,一支马鞭便是骏马驰骋,这些写意方式也是中国老百姓能接受的。在绘画中,还有一种写意式的表达, 那就是空白。它在不同的画作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有时是云是雾,有时是远山、近水,它可以代表一切想象的事物,既简洁有力又见功夫技巧,这都是笔墨语言。中 国画的象征性还体现在“点”上,石头上的点是苔藓,群山峻岭上的点是飞鸟,花丛中的点可能是蜜蜂和蝴蝶……这就是意象性的表达,它能调动观者的想象力。这 些点如何点?靠的是画家绘画功夫和技巧以及对笔墨语言的理解。

        中国画的审美与品评

        中国画讲究融汇。最初学笔墨技巧是从临摹开始,最后完成不仅要融汇文史哲,还要立足天地人。

        中 国绘画是文化精神的表现,也是文化衍化的产物。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天既指自然规律,也指天命观,它和人是相关的。人离不开生存的环 境,离不开自然,因而要天与人相和谐,画家也要内外兼修,艺道并举。所以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西方绘画是描摹自然、指向客观的,中 国绘画是体悟自然、指向内心的,最终西方产生的是一位位美术大师,中国则是修炼成一个个文化大家。

        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我认为有几组重要的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创作和鉴赏。

        一是“尽善尽美”和“文以载道”的提出,前者出自《论语·八佾》,既是指美与善的追求是一体的关系,也是指对做事、为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后者出自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成为艺与文传达思想的正统文脉。这是最早对书画及文学品鉴的重要尺度。

        二 是南朝齐梁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这一操作性较强的理论一直影响至今。六法即“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 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六法讲的是,欣赏一幅画,首先要看的是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是否生动有韵味;再看用笔如何,同时还要看描绘的 对象与现实的物象是否相似;接着看色彩,着色如何;再接着要看构图是怎样的,最后看绘画的师承,又有着怎样的创造。这样的标准既是对欣赏者来说的,同时也 是对创作者提出的要求。

        三是“四品十二等”。唐代书法家张怀迯在其《书断》中,把书法和绘画都分为神、妙、能三品。唐朝朱景玄在其所著绘画 理论专著《唐朝名画录》中在三品之外加上了“逸品”,于是就有了“四品”———逸品、神品、妙品、能品。北宋时期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品”放在 了神品、妙品、能品之上。其中,逸品是指的是草草几笔就见真谛,看重画的飘逸和不拘常法,简洁有力。神品指的是神来之笔,一般人难达到、难超越。妙品属于 第三品,它指的是绘画中的构思技法等,非常巧妙能表达画家的构思技法和智慧。能品指的是能看到画家的功夫下得深,但在构思、构图甚至智慧等方面不如妙品。 四品中每一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共十二等。这种分级品评标准既是古人所创造,也是他们给后世留下的审美判断方法。

        四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思是说要向自然学习,要深入生活,从而有所感悟,转化为艺术。

        五是宋代苏轼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他评价王维的画时提出的绘画鉴赏标准。指的是诗画一律,指出诗画之间的有机联系。诗有诗意,画有画境,诗画融合才别开画境,意境深远。

        六是清代画家石涛说的“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他题在画上的跋文,“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艺术要追随时代、表现时代,同时要创造这个时代的笔墨符号、审美视觉图式。

        七 是近代齐白石的不似之似。他有两句话一直被后世所引用,第一句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道出了中国画的审美真谛。第二句 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主张画家一定要创造自己的笔墨语言,只有创造出自己的笔墨语言,才可能传世,他的“似”指的是艺术生命。这两句话形象地概括 了创作的艺术规律,要求艺术家创造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

        八是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以上八条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可以说既是中国画创作规律的体现和鉴赏品评的重点,也蕴含了中国画的传统审美理念及其不断发展的历程。

        当代绘画作品的品评

        从宏观上来看,当代绘画作品的品评标准有着几个阶段变化。

        一 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提出了艺术要为抗战服务,不仅仅是绘画,戏剧、文学、音乐等艺术的艺术主张,都要为宣传抗战而努力。新 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70年代,在延续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思想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把艺术的 功用提升了一个高度。随后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如《地道战》《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等。

        二是改革开放以后,思想得到解放,艺 术也突破了禁锢,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出现了一大批各种观念的作品,客观上推动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让艺术家从表现大环境大主题的单一 模式中解放出来,出现一些表现自我、表现个性的作品,也出现了“政治与艺术并列第一”的主张。从媒体上也常见到“提倡主旋律,鼓励多样化”的语句。

        三 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 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我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有机统一”这一品评标准,符合艺术的鉴赏规律。它是指那些思想性强、崇德向善,以及反映时代主题的文艺作品,在艺术性上传承、在观赏性上被大众 所接受的文艺作品,才是符合艺术审美规律、体现真善美的优秀作品。

        建立中国标准的审美体系

        在面向国际化语境的今天,以中国文化为底色的中国画,有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不论是推动中国画的创新发展,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被欣赏接受,都应建立以中国价值为标准的审美体系。

        首 先,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欣赏和鉴赏基础。中国人生下来就能看中国画,因为接受的是中国文化的熏陶,但这仅仅是看得懂,如果要提高品 评、鉴赏能力,那就需要有指导和引导。这就涉及到美育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说到:“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 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 身心都健康成长。”8位美院教授提出的加强美育工作,考虑到了美育对普通大众、对国民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性。同时,这种美育指的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美育,是 有着自己标准的美育,这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自古以来,中国人欣赏中国画,有一杆自然的秤或称心中的文化标准。这个自然的秤,即是在我们中国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对笔墨的自然理解和评价标准。对中国的大众来说,要在加强全面的文化素养教育的同时,普及美育教育。

        再 次,中国画毕竟是一个以“技”的表现来体现“道”的艺术,对技能的解读和审美亦关乎中国大众审美的提高,这就需要艺术家或评论家的引导。审美认识也会随着 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但提高的层次会有所不同,因而这需要有一个理论性的标准,引领不同层次的大众审美观念、思想,这是 要制定标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最后,对于中国画的品评,无论是让西方人欣赏和理解中国画,还是中国人学习和接受西方画,应该用中国标准来鉴 赏和容纳,而不能都以西方的标准来看待,所以要建立中国式的审美价值观、中国式的审美标准非常重要。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为了发展,必然要与中国本土文化相 结合,就必然经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就像俄罗斯学习法国油画产生了自己的俄罗斯油画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得以发展,反过来也能够得到世界的认 可。这一过程,就是一种中国化的过程,也必然打下中国文化、中国审美、中国价值的烙印。艺术是承载文化、记录文明的工具,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能力。由于文化的差异、价值判断的差异,其欣赏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以中国特有的欣赏审美标准、创作理念,建立中国式的审美体系,才能使民族的成为世界 的,才能吸纳更多外来艺术,才能让中国文化得以延续,才能面向世界,分享文明成果。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