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油画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大都美术馆:标注中国油画的刻度

        作者:李亦奕2019-05-20 00:17: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穿花裙子的维吾尔族女孩(油画) 1981年 靳尚谊

          (2/2) 水乡的早晨(油画) 1974年 袁运甫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油画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将中国绘画与世界艺术联系在一起,而且扎根中华大地而生长成美术的重要形式,引发了中国固有艺术的变革。因此,系统地整理、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油画,具有艺术史和文化史双重意义。坐落于北京国子监的大都美术馆就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专业油画收藏机构。

        历经十余年的研究收藏,以典藏中国近现代以来各个重要时期的油画家代表作品为收藏宗旨,大都美术馆现有藏品近1000余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中国油画收藏体系。其中不乏颜文樑、卫天霖、吕斯百、秦宣夫、吴大羽等老一辈油画家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作品,也有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靳尚谊、詹建俊、闻立鹏、全山石、钟涵、朱乃正等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同时还收藏了反映当代风尚的刘小东、喻红、闫平等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可以比较完整呈现中国油画一百年来的发展脉络。

        5月11日,由山东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时代的印记——靳尚谊油画与素描作品展”及“百年油画的轨迹——大都美术馆油画藏品展”在青岛市美术馆开幕。分别展出靳尚谊油画及素描作品41件和大都美术馆馆藏作品133件。一件件充满油画质感的作品与青岛的红瓦碧海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欧洲油画引入中国后,无可避免地面临着精微深博的国画传统语境。这两种艺术各自不仅受地域、时代、社会和民族生活、思想与精神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塑造着这一切,包括画家所用的艺术语言。此次展出的靳尚谊的油画及素描作品,就涵盖了其艺术创作不同时期的语言风格,呈现了其创作意识转变的形态,分为“肖像画创作”“风景写生”“肖像写生”“少数民族人物写生”“女人体艺术”“新创作”六大板块。

        大都美术馆馆长、美术史论家曹意强指出:“在学生时代,靳尚谊从徐悲鸿的教诲中领悟了绘画的优劣不以精细或粗犷而论,其艺术性在于精细中显轻松,粗犷中寓典雅;他从董希文的创作中领会到,必须依据不同主题而采纳或发明不同的绘画语言,由此而言,创新是画家必备的基础;从上世纪50年代的马克西莫夫的油画训练班中,他懂得了绘画结构的要义。这三方面的领悟体现在他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素描和油画之中,而这些质朴而隐秘个性的作品又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油画的普遍特征。”因此,大都美术馆收藏的靳尚谊早期作品,对理解画家个人的油画之路,对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油画发展均具有史料价值。

        如果说靳尚谊早期的油画质朴而颇具时代特征,到了上世纪80年代更注重形体和体积的塑造感,那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靳尚谊开始转向空灵的氛围,近期又尝试将平面性或装饰性与再现性进行有机结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靳尚谊在艺术创作中蕴含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学术理性,并在油画艺术语言中展现出人性的精神,其对油画语言的重视,既是持续的绘画方法的思考和讨论,又深深影响着油画界,逐渐形成绘画学界的一个重要品质。

        从史学角度看,大都美术馆的藏品旨在充分体现中国油画的百年轨迹,此次展出的133件油画作品中,既有冯法祀1936年创作的构图饱满、充满张力的《碧云寺》,林岗1954年创作的带有明显苏派油画气息的《农家庭院》;也有袁运甫1974年创作的层次分明、极富构成感的《水乡的早晨》,詹建俊1982年创作的明暗对比明显、类似剪影的《母亲》等等。选取的这些中国油画历史中的经典作品,表征了我国油画的三个转折点:首先是20世纪上半叶学习欧洲油画,产生了一批倾向于印象主义手法的杰作;其次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吸收、借鉴西方各种油画技法,尤其是古典再现性传统,涌现了一批写实主义杰作;最后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油画进入了多元探索时期,出现了各种形式和风格并存的局面。

        中国油画是世界油画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而大都美术馆的藏品正是其缩影,凝聚着中国油画各个发展阶段的菁华,而其风格、形式的多元变化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及其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承载着各个时期的观念、情感和愿景。曹意强说:“本次的两个展览不仅强调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以油画审美品质至上为标准,更加力图建立能够代表我国各种油画风格之高水准的藏品馆,为研究油画家个案和我国油画史奠定可视的文献基础。”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9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