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许煦:剪纸,亦可臻于化境

        作者:王森正2019-04-27 10:05:34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许煦:剪纸,亦可臻于化境

        兰亭序(剪纸) 许煦

        一缕阳光照在教室的角落里,让整个教室显得温暖而静谧,在上课铃声还未响起之前,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拿起剪刀和纸,开始了在纸上的“作画” ,她不顾教室里其他人的喧闹声,不顾教室外伙伴们的欢笑声,一心专注于剪刀的游走,渴望把纸剪成她心中的模样,当时她还未想到日后她的作品会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但或许从那一刻起,小女孩在那缕阳光中,走上了剪纸的道路。从对传统吉祥图案的学习,到对中国书画文化的探索,再到对美好时代的赞颂,这条路她一走就是几十年。她就是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煦。回望三十几年的剪纸生涯,许煦感悟颇多,她认为剪纸也是一门深邃的艺术,而剪纸的创作亦可臻于妙境。

        对剪纸“一往情深”

        最初剪纸的契机是什么,许煦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上学时在课间短暂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剪纸,每当看到纸被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她都非常兴奋。尽管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但她依然通过过人的天赋和对剪纸的迷恋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巧。“小时候家里人认为要以学业为重,因此我一般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剪纸,偶尔也会去请教村里的老人,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摸索,看到镂空的、有意思的图案,我会不自觉地尝试剪下来。 ”许煦说。可以说,剪纸伴随她走过了童年时光。等到长大成人以至于工作的时候,许煦仍然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 ,即便家人仍然不太理解,但她却更加热爱,她用剪纸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多姿多彩的图案呈现她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

        1998年,许煦的剪纸生涯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折。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之后,她带着行囊一人奔赴河南大学求学。在大学,许煦见识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特别是她打破了之前对于剪纸只是民间工艺的认知局限,认识到剪纸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特别是剪纸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吉祥民俗,而应该往更高更广的题材去扩展。同时,在剪纸技巧上,她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甚至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形成了特有的剪纸技法, 《祖国万象》 《红楼梦佳境图》等代表作皆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一经问世便收获诸多好评,不仅在国家级比赛上获奖,也在各种展览上成为人们拍手称绝的焦点。

        毕业之后,许煦沿着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的路子不断前行。或许这条路上存在着太多的艰苦——周围人的不理解,剪纸本身的复杂性,客观条件的不允许,但这些都没有打消她的念头,她总说她对剪纸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也许正是她对于剪纸的一腔热情,让她在这几十年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瑰丽的纸中“世界” 。

        讲求剪纸的审美境界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审美境界,一如诗词、书画、音乐、小说,皆是如此,在许煦看来,剪纸也有它的艺术境界,而作为一个剪纸艺术家,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臻于化境,让作品在形似的基础上,做到气韵生动。她特别擅长将剪纸与其他中国古典艺术结合,在二者的“对话”中寻求作品的艺术品格。在《红楼梦佳境图》中,她根据《红楼梦》对于“金陵十二钗”的描述,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以“长卷”的方式呈现出了这十二位命运各异的女子的形态;她们或游走在竹林旁观赏鱼群,或依偎在石桌边吟诗作对,或在暖阁中微动琴弦,在诗情画意的浪漫场景下,一幅生动而曼妙的女子群像栩栩如生。在《兰亭序》中,她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想象,把《兰亭序》整个表现在纸上,字体飞动雀跃,有《兰亭序》本身的行云流水之姿,而在特殊的红色纸张的衬托下,更显得姿态万千,自然而高妙。在她的古典山水题材作品中,她亦把水墨画的特殊性和剪纸的特殊性相结合,以红色部分为山石实景,以留白部分为水木虚景,在实实虚虚之间,山水烟霞共融一体,充分展示出中国山水画的自然超妙。除此之外,花鸟画、人物画、现实主义题材等都是她表现的范畴。

        越是往后创作,许煦的作品就越是“大胆” ,往往在令人意想不到的题材中让人得到审美惊奇,而越是“大胆” ,其创作的难度就越大。无论是水墨画中山水波纹的细节表现,还是古典书法中的字形变幻,对于剪纸艺术而言都是极为不易,一剪不稳,“满盘皆输” ,这不仅需要创作者极为高深的剪纸技巧,亦需要其对于传统书画的领悟和造诣,这对许煦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她认为剪纸艺术有无比宽广的表现力,甚至剪纸也可以表现出古典美学中的化境,只要艺术家做到解衣般礴,心无旁骛,手随心动,剪随手动,再难的题材,都可以用剪纸表现。

        让剪纸变成一种风尚

        在许煦看来,剪纸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是因为其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其对于祥和、幸福、平安的祝愿和追求,往往让其具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从一张简单的纸变成一幅幅象征着美好的图案,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作点缀,这是剪纸独特的魅力,也是众多剪纸艺术家痴迷于此的原因之一。“剪纸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产生的作品亦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性,让人从中感受到真、善、美。 ”许煦表示,她渴望剪纸变成一种风尚,像大家对待书法、绘画那样对待剪纸,在剪纸中感受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的价值。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许煦不遗余力地以各种形式宣传剪纸艺术。除了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国内外众多展览,积极参加国内外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她还在自己的工作室开设了“剪纸课堂” ,在高校开设“剪纸讲座” ,进基层、进社区、进校园宣传剪纸艺术。在一场场活动中,她感受到了人们对于剪纸的新奇和热爱,也感受到剪纸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发现剪纸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我希望把它发扬光大,我也会为它的传承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许煦表示。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82(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