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焦淡之间写就万物意趣——记画家杨春生

        作者:张世瑾2019-04-16 08:51:50 来源:中国艺术报
        焦淡之间写就万物意趣——记画家杨春生

        无尘(中国画) 杨春生

        幼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沉浸于亲人家中的书画室,翻翻看看,各种名家的作品画册成为打开他绘画兴趣的大门;稍稍年长,便开始模仿连环画,勾勾画画,绘画的种子在他心中已然发芽;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并未让他放下这一爱好,画画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名师的指点更是让他受益匪浅——杨春生就在这样一点一点的积累、修炼中感悟着中国画的魅力。

        北京鼓楼大街地区聚集着一批书画家,他们有时会在公开场合作画。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杨春生,受兴趣驱使,时常驻足于那些创作现场,学习他人绘画的技法,感受不同画家各异的风格。也是在鼓楼大街,他结识了对他的中国画创作有深远影响的大师许麟庐。

        上世纪60年代初,杨春生因与许麟庐在同一家装裱店裱画,在该店老板的介绍下便结识许麟庐。随着交往的深入,杨春生便时常去许麟庐家“蹭课” 。“课是由齐白石的高徒李苦禅、许麟庐亲授,两位先生一边讲一边画,言传身教。我是属于不交费的学生,就站在后边观看,揣摩。 ”谈及与许麟庐的往事,杨春生言辞之中透露着尊重,也总是难以抑制心中的那份激动。在多年的交往中,杨春生每每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找许麟庐时,许麟庐都会认真地指正不足,亲自动笔添加、修改,并为画作题字。杨春生也长存感恩之心,认真听取意见,勤加练习,一步步地在寻找自我艺术风格的道路上行进。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是齐白石告诫许麟庐的一句话。当时,许麟庐作为齐白石的关门弟子,因模仿齐白石的对虾画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使得他人生得意,有些飘飘然,齐白石便用这句话告诫自己的弟子。这句话点醒许麟庐的同时,也让其悟出“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道理。这两句话深深触动了杨春生。虽然许麟庐经常对他进行指导,但杨春生并未过多地受到许麟庐风格的影响。他一直致力于创作小写意作品,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诸多自己的认识。

        苏轼谈画竹时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杨春生对此深有感触。杨春生的花鸟写意画的创作素材都是在他长期的生活观察中积累起来的。“有时也会先用相机照下来,回家以后慢慢看,慢慢构思。 ”杨春生说。写意画重在追求神似,将事物的普遍性特征与画者的独特意趣相结合,才能在灵感到来的刹那,将“心中之竹”成功地表现出来。杨春生偏爱梅花,他的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对梅花形象的描绘。在《蒸蒸日上》中,嫩枝初生的梅花有远有近,高高低低地分布着,一种勃发的气势迎面而来。 《老干新枝满乾坤》中的梅树躯干虽然已经有些枯老,但四向铺开的树枝又在向外界昭示其生命的活力。繁密的树枝、盛开的花朵铺满作品的绝大部分空间,许多伸向画外,一种生命的张力扑面而来。小写意也可以有大气魄。杨春生自言作画“小写意如果画得太过匠气,那作品的独特趣味就消失了。 ”他追求一气呵成、随心所欲的创作,重在展示他不同阶段的人生体悟,通过绘画表达他对生活的态度。

        不仅是所作事物姿态的变化,杨春生更追求神韵上的出新,反对将表现对象进行“印刷品式”重复创作是他一直坚守的创作原则。对于他创作最多的梅花,杨春生也在不断地变化对它们的表现方式。近看,一棵树的枝桠上,三五枝梅花盛开着,鲜红的颜色彰显了梅花那旺盛的生命力;远看,一只小鹿在奔跑、跳跃,同时还不忘唤起在一旁跪卧休息的伙伴,梅花成为鹿角的饰品,让两只小鹿倍显生动、活泼。在这幅《梅鹿图》中,梅花以往那傲寒独放,象征着坚强和高洁品质的固有形象被打破,对鹿角恰到好处的装点,将梅花的柔美一面展现出来。许麟庐为这幅画题字:“老某愈老愈精神春生善写梅花情” ,对杨春生“书写”的梅花独特的情趣做出肯定。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中的两个方面。笔中有墨,墨中见笔,是传统画对笔墨的基本要求,各种用笔中都脱不开墨色的变化。变化而有韵味却是不易之事,它是随着实践与涵养的提高而提高的。杨春生注重用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事物的神韵。他笔下的枝干,一笔而就,见运笔的灵动变化,墨色焦淡之间成枝干神韵。他笔下的荷叶,水汽氤氲由墨色的浓淡化成,深浅之间见荷叶的样貌变化。

        因为年龄的增长,杨春生撤掉了两米长的画案,专做一些小品画,继续通过运笔用墨描绘他眼中的万物,继续探索小写意可能的意韵,将古稀之年的心境透过他的作品传递出来。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113(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