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民族文化之“峻峰”

        作者:德加2018-12-25 08:56:59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族文化之峻峰

        纯是君子卷  张伯驹  潘素  合作

        今年正值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高山仰止” ——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于12月13日至2019年1月13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与以往重点呈现张伯驹先生收藏、捐赠作品展不同的是,此次展览从张伯驹、潘素两位先生的笔墨耕耘、诗文唱和、师友交往等角度,向广大观众详细讲述张伯驹潘素伉俪的艺术人生。

        张伯驹和潘素先生是近现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浸润的一代文化名流,其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成就,被启功先生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伯驹更是为了抢救国宝,不惜变卖家产、身陷囹圄。可谓历尽艰辛而初心不改,书写了近现代书画鉴藏史上的一段传奇。在书画鉴藏领域,张伯驹先生眼光卓绝,魄力宏大。仅从其自撰的《丛碧书画录》可知,在1960年以前,他所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便有117件,虽然数量并不庞大,但却涵盖了中国的历代书画史。其中唐代及以前的书画珍品6件,宋代书画13件,元代书画11件,明代书画40件,清代书画47件。其中,如晋代陆机《平复帖》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 ,唐代杜牧《张好好诗》 、李白《上阳台帖》 ,宋代范仲淹《道服赞》 、宋徽宗《雪江归棹图》等,堪称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煊赫巨迹。

        民国时期,由于中国社会动荡,大量珍贵的书画文物被贩卖出境,张伯驹先生为了使这些代表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物“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在奔走呼吁的同时,不惜散尽家财,像《平复帖》 《游春图》等作品,都是经张伯驹的努力才免于流落海外。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先生将所藏书画捐赠国家更显其品格,国难之际以一人之力守护文化命脉,太平之时又将毕生心血奉献国家,其成就已经远远超越一般收藏家,足当民族文化之“峻峰” 。张伯驹在词学方面也造诣颇深,周汝昌先生评说:“如以词人之词而论,李后主为首,张先生为殿,恐怕以后不易再产生这种真正的词人了。 ”其所著《丛碧联语》 《金章宗词序》等重要诗词手稿也将在展览中首次展现。

        “张伯驹先生的鸟羽体书法,也是形神特具、开径自行之新体。它笔笔中锋,结体奇创,使转自如而顾盼生姿,体现了作者自在流行的精神气质。如‘静从贝叶参空谛,宜对梅花守岁寒’七字联,不止意境高妙,而且字态墨趣,顾盼生姿,充溢着静谧、活泼、自在流行之美感与道心,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气象,堪与弘一墨趣相伯仲。 ”张伯驹学生、当代著名学者周笃文表示。

        张伯驹的夫人潘素亦雅擅丹青,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长于金碧青绿及雪景山水。本展策展人薛良介绍,此次展览中展出张伯驹潘素伉俪不同时期的书画精品53件,文稿书信60余件以及师友之间往来的翰墨30余件。通过展览,公众不仅能够领略张伯驹与潘素两位先生的丹青神韵,更能通过学术著述、诗词唱和与翰墨交谊,体会他们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精神品格与文化坚守,缅怀与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