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王明明:他在求变的洪流中留住传统

        作者:李洋2018-12-14 09:16:22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王明明,一位成名已久的国画家。从青年时期进入北京画院成为一名画家,到担任北京画院院长,他在这座艺术殿堂里度过了人生的黄金40年。于国家、于社会,这40年是改革开放的40年,于他和北京画院,则是在时代求“变”的洪流中,尽一切努力守护传统的40年。

        国门打开

        从批判转为继承传统绘画

        1978年10月,26岁的王明明放弃了中央工艺美院特艺系的录取通知书,在恩师周思聪的举荐下,进入北京画院成为一名专职画家,成为画院历史上入院年龄最小的画家。位于沙井胡同、雨儿胡同的两个四合院,就是那时北京画院的院址。院子里每个房间都摆着三四张案子,大家就在这里创作。完成的作品就挂在屋子里,同道们串串门,彼此评说、切磋,用现在的话说,这一切都透着岁月静好。不过,打开的国门已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带进了安静的画室。

        “改革开放带来了外贸艺术品的创作需求,我也算是最早接触市场的一批人了。”王明明回忆,进入画院当年,他就创作了5幅外销国画。“那是第一次拿到画画的稿费,都是四尺六开的作品,稿费一共25元钱。”画院为画家们定下了稿费标准,周思聪7元/平尺,吴冠中8元/平尺,李可染12元/平尺……老中青画家们都承担了一些创作任务。

        之后,有机构邀请画家到海外市场去办画展。来自海外市场的需求显示,山水、人物、花鸟等传统题材最受欢迎,这让许多压抑已久的画家有些意外,没想到中国画走出去很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目睹过“文革”期间对传统国画创作进行批判的王明明,面对这种旺盛需求时心里也产生了疑惑:传统国画创作,到底应该怎样看待?

        伴随国门逐步打开,这样的疑惑和反思也越来越强烈。1983年5月,王明明第一次出国前往巴黎参加国际中青年画展。十几天内,他参观了当地博物馆、美术馆内的许多现代和古典艺术作品。“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世界各国的艺术都是在尊重前人的基础上生生不息的。与西方接轨的中国画艺术是没有出路的,在创作方向上不应该迷茫。”王明明说,自己是在批判传统、鼓励革命和创新的环境中成长的,从批判传统到学习、继承传统,他经历了曲折的心路历程。

        他开始将自己的创作方向定位于历史题材。“有些题材,是中国画表现不了的,否则要油画、版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何用?一波波‘革新’思潮、‘拓展’运动,表面上让中国画的‘承载’能力扩大了,边界扩大了,殊不知破坏了中国画的基因和程式,最终会破坏文脉。”

        王明明努力让自己沉下来。1980年,他以杜甫名诗《春望》为题材,创作了历史人物画《杜甫》。在遵循传统创作程式的基础上,他通过蒙太奇手法,在杜甫的主要形象之外,根据自己对诗篇的意境和理解,加入了次要人物群像作为画面的一种背景。第二年,他前往汨罗江采风后创作的《招魂》以浪漫手法再现屈原的形象。传统题材的创作,自此成为他从艺道路的重要表现题材。

        办展明志

        为美术大家和无名者立传

        艺术创作之路进行了10年后,王明明开始转入行政工作岗位,历任北京画院艺术室主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直到2002年,成为北京画院历史上的第6位院长。角色身份的转变,让他不能再单纯埋头作画,而要担起更多责任。“创作、研究、教学”是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画院成立时对画院的定位,“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则是历代院长的天职。王明明选择以研究、办展来推广北京画院的艺术理念,守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经常去北京画院的观众,都知道“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近15年来,北京画院已通过该系列为50余位老先生办过画展。除了启功、陈半丁、吴作人、李苦禅、李可染、周思聪、石鲁、董希文等耳熟能详的大家,还有很多人的名字,在今天很少被提及:李斛、胡佩衡、刘凌沧、古元……这个系列展的总策划人,正是王明明。

        “干吗总做死人的展,为什么不做当代的?”在画院内部的一次总结会上,王明明直接回应质疑,“谁死了,谁留在历史上了,我就给谁做。”他说,这一方面是在还历史的债,“把‘文革’以来被遗忘的许多大家都逐一做了展览。”另一方面,“策展是要有问题导向的。当前美术界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通过展览引起大家的反思和学习。”

        他回忆,一次在策划黄宾虹的展览时,策展团队将主题定为“黄宾虹与林散之、李可染艺术展”。他解释,黄宾虹有两位得意弟子,一个是李可染,另一个是林散之,这两位徒弟的艺术成就堪与师傅比肩。李可染的积墨、焦墨作品独树一帜,林散之则在书法上成为一代草圣。“现在一些画家学习传统重在样式、技法。学习传统是师心还是师技?”王明明反问。

        即便是为在世的艺术家办展,进入王明明视线的也总是一些纯粹得不能更纯粹的“古董”。2009年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王明明在全国美术作品展上被巨幅独版画《山寨依然美丽》所震撼。作品中,一位藏族青年妇女正在从地震重建的房屋楼顶上、踏着用原木凿成的梯子往下走,她背着背篓,脸上不经意流露着内心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看到创作者就站在跟前,王明明上前一步做自我介绍:“您好,我是王明明,我想为您办一次展览。”“不好意思,我没听说过您。”如此尴尬的回应,出自一位默默耕耘一生的版画家徐匡。

        当时,这位艺术家已经71岁,还从未举办过个人画展。三个月后,徐匡的首次个展在北京画院开幕。许多人都还记得,当天下着大雪,众多画坛同道慕名而来……这位不因流行浪潮而改变初衷,也不因消费主义盛行而放弃主题性创作的纯正艺术家,终于被推到前台。

        15年过去,“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收获了不少“追随者。”许多一直“向前看”的艺术机构由此重新认识到了传统的重要,认识到文脉延续的重要,便纷纷效仿,深挖艺术大家的作品、观念,同时又不断搜索那些被市场遗忘,却不该被社会遗忘的艺术传承者们。“我们不怕别人学,都学了才好,都来为这些大家做展览才好。”王明明乐见其成。

        走向世界

        努力将齐白石作品带到远方

        担任画院院长后,也有单位想把王明明调往别处,但他不愿意。问他为什么,他淡定地答道“我们家老爷子太厉害了”。他口中的“老爷子”,正是齐白石。

        齐白石是1957年北京画院成立时的首任名誉院长。他留在北京画院的2000多件(册)作品和文献资料,便是画院的镇院之宝。王明明认为,一个有传承的单位和一个没有传承、没有底蕴的单位不一样,北京画院最大的优势就是几代艺术家,尤其是齐白石这一代艺术家所确立的定位和方向。发挥院藏优势,在更广大范围内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责任,也是使命。

        “要让中国经典的作品走出去,我们得主动去找机会。”王明明回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作品第一次出国展览的谈判人,2014年,他在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只用了20多分钟就敲定了这个项目。当时,王明明受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总馆长拉斯洛·班的邀请,赴匈交流。对方提出希望来京举办《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展览。礼尚往来,北京画院提出要送齐白石藏品去匈牙利展出。彼时,嵌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内的齐白石纪念馆常年陈列齐白石作品已历10年整,走出去,似乎水到渠成。

        “外国人对中国文人画并不了解,作品中的内涵就更难以理解。但齐白石的作品以最简单的手法,表现生活常见之物,朴实的艺术语言能唤起不同国家民族人们的共鸣。”王明明说,齐白石的作品早在1938年就曾在匈牙利展出过,但是大规模、全面的齐白石作品展示,之前还从来没有过。双方一拍即合,决定于2015年举办《天然之趣——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

        但是合作开始后,大家才发现,中国传统绘画经典要走出国门,还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就拿悬挂作品来说,西方的美术馆、展览公司、运输公司等面对中国的卷轴画不知该如何处置。“当时我们给每一幅齐白石作品都定制了轴框,但是对方不会把卷轴画挂进轴框。”越是这样,越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在全球舞台上的“出镜率”太少,太不为世界所知,就越要努力以经典作品推广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今年,齐白石作品展落地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明年还将亮相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将中国传统绘画文化带往世界。

        如今,王明明已卸任北京画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北京美协主席等诸多职务,唯独还保留了两个头衔——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大匠之门》丛书主编。丛书每个季度出版一期,以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为核心,旁涉其他经典艺术,集学术、研究、欣赏、普及和传播于一体。他说,这是要“向读者呈现一套凝聚前人艺术智慧,经得起历史考验,能够留在书架上的书”。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6(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