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北京 北京 展会活动
      分享到:

      以纸、字为媒——观“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希腊当代艺术展

        作者:严长元2018-12-10 09:23: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 封闭(纸) 2017年 玛丽亚·伊科诺莫普卢

          (2/2)无眠的洋兰之一(纸、钢丝) 2017年 潘德利斯·尚德里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希腊是一颗镶嵌在爱琴海上的璀璨明珠,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辉煌灿烂的文化与艺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一带一路”倡议正把中希两国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作为丝绸之路国家美术馆联盟成立后第一个来到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包括40名艺术家创作的近80件作品,“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展览在2018年11月28日至2019年1月17日期间展出,带给中国观众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也是继2017年秋在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后,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的部分藏品在京的回访展出。

        交流

        近年来,中希两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2017年4月,在希腊外交部的倡议和中方的积极支持下,两国推动了“文明古国论坛首次部长级会议”的举办,参与论坛的10个国家一致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指出“文化作为当代有利外交工具的可行性”。2017年9月,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京举办,希腊作为主宾国参与双年展并举办了“身体·土地·灵魂——希腊当代艺术家特展”。今年8月,希腊与中国在北京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所涉及的艺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无疑在中希文化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

        希腊驻华使馆参赞乔治·阿纳伍缇斯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中希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研究框架下,本次展览重点展示希腊当代文化和艺术创作,及其历史、美学和哲学背景,以体现希腊的语言、逻辑、思想及文化。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则表示,中国与希腊这两大文明间的交流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中希两国建交46年来,两国关系更是取得长足发展。从希腊神话到卢浮宫收藏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希腊艺术为人类找到“美”的起点,是人类永恒的艺术宝库。希腊的当代艺术是在希腊丰厚的人文历史基础上的新的创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继承辉煌的历史,还要凝视、尊重各自的当代艺术,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与融汇。

        讲述

        展览位于中国美术馆三层,全部作品以纸和文字为媒介,以综合媒材以及装置、影像、多媒体居多,较少架上绘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希腊当代艺术家不同的观念和思想,以及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的收藏定位。

        其中,位于中间展厅的尼科斯·阿莱希欧的组合装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其灵感来自于伊维龙修道院主教堂的马赛克地板,艺术家通过精心复制并重新设计地板上的漩涡纹图案,将其提升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现了持久的创作渴望。在西展厅占据了一面展墙的《旅程》是史蒂芬·安托纳科斯的作品,由72幅大小相等的小型方形作品组成,犹如一条丝带,以富有韵律、充满动感的节奏展现在眼前。这些由彩色铅笔涂绘在法式牛皮纸上的作品,基于两个简单的造型(圆形和正方形),且同一方框内颜色不超过两种,看上去形式简单,但又远非“极简主义”所能概括。

        东展厅内,菲比·吉安尼西的多媒体作品吸引了观众参与互动,坐在椅上头套草筐,戴上耳机,听到的是各种声音,仿佛是对时光的回溯,又或许是一种杂乱无章的叙事,而这些内容与旁边架谱上的文字不无关系。再往展厅深入,玛丽亚·伊科诺莫普卢的作品《封闭》以铜版纸镂空印花,有着封闭安全与亲密靠近的双重含义,作品灵感来源于艺术家旅居希腊多年拍摄的传统风格铁门。潘德利斯·尚德里的《无眠的洋兰》由钢丝和丝质纸制作而成,黑色的立体造型既有美感也散发令人窒息的气息,用来指代那些在阴影中和可以从阴影中走出的人。其创意来自于保罗·策兰的诗歌,艺术家试图定格并融入阴影和阴影的痕迹来展现回忆。这也是一个充满思辨的作品。此外,雅艾尔·卡纳雷克的《心心相印》则将印在欧根纱缎带上的两端文字交织在一起,形成心心相印的两颗心的形状。艺术家叙述的情书内容从挂钩上垂坠下来,充溢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探寻

        此次展览的作品中有在纸本上留下文字痕迹的传统表达,有教一朵鲜花“认字”的影像表达,还有将纸、文字作为一种元素和符号的综合材料形式,总之 ,它们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对于纸和文字在人类生活中各种作用的反思与探寻。展览借助作为国际语言的艺术、历史与哲学,探讨了文字的转变以及语言和图像的含义。

        展览策展人、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卡特琳娜·科斯齐娜介绍,本次展览展示的作品旨在借助希腊的个性与本土参照物,从广义的历史、社会、经济、语言、政治与文化的角度,通过图像和文字这两种最传统的表达方式,探索书面文字在这个全球交流时代的作用。“我们从美学领域中发现了语言这一关键的交流工具。我们相信,不同的艺术方法、各异的媒介都在摆脱束缚,力图创造出全新和多面的含义、差异和评鉴。”她说,当最终展览方案即将完成时,“道之为物”这个展览题目几乎自动浮现,这个《约翰福音》里流传了数世纪的名句,具有强烈的形而上的意味,与之相伴的哲学诠释甚至已超越了它本身。“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字眼,如物象、象外等,从“象”到“神”,不仅是中希文化交流中的转译与理解,也是艺术到达精神层面的沟通与对话。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2(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