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分享到:

      在继承传统根基上发展现代民间剪纸

        作者:陈竟2018-11-10 09:47:15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剪花(剪纸) 修丽娟

          (2/2)敖包相会(剪纸) 张丽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我们面对的问题已经不是传统文化要不要保护了,而是怎样引导,怎样传承,怎样让传统文化在‘热’的情况下不失去本身的特性。 ”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田青曾指出,对此,我深有体会,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自从剪纸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濒临衰落的中国民间剪纸受到政府和国民的重视——各地竞相举办剪纸展览,出版剪纸书籍,组织剪纸培训班,学校开设剪纸课,争报县、市、省、全国非遗……这门民间技艺逐渐得到修复与维护,火热起来。我在热闹中却看到了一些乱象,也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剪纸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历史悠久、民俗深厚、技艺独特的传统民间剪纸申报成功的,我们需要抢救、修复、保护的是这些传统民间剪纸。可是,近年来,由于不懂剪纸艺术的官员、“专家” 、画家、商人的参与炒作,已经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他们以政绩、赚钱为目的或以“创新”为借口,错误地将我国传统民间剪纸引导到产业化、低俗化、西洋化、机器化的发展道路。

        有的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盲目开发剪纸产业园,获取上级拨发的文化资金;有的“专家”认为“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已经衰落为消失的母亲河”“中国剪纸艺术已经发生了‘胚变’ ”“要发展学院派的现代剪纸” ,极力贬低传统民间剪纸;有的剪纸展览大赛评委评奖不公,良莠不齐,致使在剪纸展览、旅游市场上到处出现许多失去中国传统民间剪纸特性的剪刻纸。

        剪纸作为以“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慎重对待,可以合理利用其技艺资源创意衍生品投入市场,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改善提高民间剪纸传承人的生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传统技艺。

        我从事民间剪纸教育近60年,认同在学校和社会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为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大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宫开设了剪纸等非遗技艺课,有的大学也开办了以剪纸为主的非遗研修班或招收了研究生,文化部非遗司及有的省市非遗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也举办了剪纸等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大家对非遗教育重视了,但是,这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懂剪纸知识和技艺的教师及规范的剪纸教材——目前从事剪纸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从美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对中国民间剪纸等非遗知识和技艺甚少了解,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与民间美术是两种不同的造型体系。即使有的教师想教好剪纸课,又苦于专业知识和技艺的缺乏,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只好购买一些并不知是否规范的剪刻纸技法书,然后依照书中的教学方法,复印图样,让学生依照一些没有传统剪纸特性的图样剪刻。容易误导学生,对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有所影响。

        剪纸教学、创作、研究需要引导青年一代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民间剪纸技艺,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化的现代民间剪纸。正所谓“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个“巨人的肩膀”就是传统,就是由历代前人智慧积累成的金字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如果抛弃这个民族的“魂”去发展所谓的新剪纸,并没有价值可谈,也不会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

        随着时代的前进,传统民间剪纸也在自发地、自然地创新发展,它既保留了“巨人”母体的遗传基因,又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更新,体现了它的现代化和时尚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传统民间剪纸是民间美术的组成部分。一些学院派画家对中国传统民间剪纸缺少学习和了解,因而在创新中往往失去了根基。黄宾虹说:“毫不究心古法者,妄欲推倒古人,与自己独造,其无异于呓语耳? ”有些剪纸初学者,对传统民间剪纸的历史、特征、规律、审美、内涵等都还不了解,甚至连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都还没有掌握,便奢谈创新,这是很糟糕的。

        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我们提倡继承中国传统民间剪纸,目的是为了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性的中国化现代民间剪纸,但是不能割断传统去创新。在创新中,要加强中外剪纸交流,这样可以互相了解,欣赏、借鉴、吸收,但不能盲目崇洋媚外。我国现代民间剪纸的创新发展绝不能“去中国化” “去主流化”“去民众化” 。

        中国剪纸非遗究竟怎样引导?怎样传承?怎样发展?它关系到我国剪纸是世界非遗的声誉,也关系到我国文艺发展的方向,这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乌丙安曾提出:“那些企图用伪民俗假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不仅与文化替代无关,而且是对非遗保护的恶意破坏。 ”又指出:“特别对那些动用替代手段对文化遗产造成歪曲破坏后果的做法,更应该认真严肃地彻底改正过来。 ”诚哉斯言。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1(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