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克罗德·阿巴吉:听从手的指引

        作者: 严长元2018-10-22 09:28: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克罗德·阿巴吉

          (2/2)微风(雕塑) 2002年 克罗德·阿巴吉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从偶遇到对话,从参展到授课,从法国到中国……法兰西艺术院主席、著名雕塑家克罗德·阿巴吉与中国的缘分是中法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明证,而不同文明间的包容与融合、对话与借鉴,艺术作为媒介从未缺席。9月27日,88岁高龄的克罗德·阿巴吉受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之邀来到北京,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雕塑专题班的学员们授课。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通讯院士、北京大学法语专家董强到场担任翻译。

        克罗德·阿巴吉讲述了他艺术创作的经历和体会,从最早对雕塑感兴趣谈起,到如何在法国文化背景下找到创作主题,以及这个主题与人生观、表现方式以及如何对待历史的关系等,娓娓道来。“他的艺术既深刻又感性,既传统又现代。他眼中的法兰西传统,就像塞纳河水,有时平静,有时泛起浪花,但从来都是在祖先的河床里流淌。”吴为山评价说,丰富的人文修养、多彩的人生经历以及阿巴吉对整个人类文明多元文化的理解共同促成了他的伟大作品诞生。

        与东方文化结缘

        阿巴吉与吴为山之间的相识、相知,颇具传奇。有一次访问中国时,他在中国国家画院的花园里看见了一座青铜雕塑。那是一位身着长衫、美髯飘飘的老人,手中执笔和本,极目远眺,摹写景物。阿巴吉当即拿出速写本开始临摹,并用汉字抄写下作品的名字“黄宾虹”。回到法国不久,阿巴吉在巴黎偶遇雕塑家吴为山,拿出了那个速写本并对这位中国同行说,他曾在中国看到这件非常出色的雕塑。后者告之曰,自己正是该作品的作者。通过“黄宾虹”,两位雕塑家成为知音,并于2014年共同在法国举办了“心灵对话”的雕塑合展。

        20岁时考上了巴黎工艺美院,此后,阿巴吉凭借1958年的作品《小半身塑像Ⅱ》,获得了当时法国雕塑界的最高奖布代尔奖,包括立体雕塑家查德金在内的评委给予他这个重要的奖项,让他有信心继续从事雕塑的探索。此时法国建了很多中小学校,这些地方的公共空间都需要有雕塑作品。“我当时就在法国米卢斯做了一个大的浅浮雕作品,这也是我一个比较重要的作品。”他特别强调“当时画浮雕的草图时,我使用的是中国的水墨”。“我当时对中国书法的用法非常痴迷,还画了很多其他的草图。”他举例说,自己另一个较为有名的作品,是应邀给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诗人雷蒙·凯诺做的铜质圆形纪念章,其草图也是用中国书法和水墨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方法特别有意思,能通过它表达出人物的性格和喜怒哀乐。”他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一直绵延至今,并借此开拓艺术的思维和视野。

        雕塑主题的形成

        作为一个年轻雕塑家,阿巴吉面临着一个特别现实的苦恼,即选择什么样的雕塑、怎么去做。因为当时的巴黎,文化艺术已很繁荣,仅雕塑就有诸多流派比如几何抽象、抒情抽象以及古典传统等,他面临着抉择。“我当时做了一个决定——从日常和平凡的题材入手。”他选择了女性的头像和胸像,这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涉及的题材,“我希望做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库图里埃是马约尔的弟子,马约尔则是罗丹和布代尔的学生。在如今法国卢浮宫前的草坪上,就有马约尔创作的带有古希腊情调的胖胖的女子的雕塑。作为他的学生,库图里埃一方面能把马约尔的手法完全纯熟运用,另一方面,库图里埃也完全走到了马约尔的反面,他强调结构,在一些石膏的、金属的作品中大胆加入了很多幽默元素。“我非常爱导师,但我希望做出跟导师不一样的东西。”

        但很快,他在创作中感觉到了一种危机。因为他突然发现,雕塑自有人类以来一直在唱赞歌,赞美世界、赞美大自然、赞美人类,但是当时欧洲已经经历了两次大战,满目疮痍,世界很不安宁了。“我开始反思,人类是不是值得我们这么去赞美、歌颂。”后来他想通了,不管它是否值得赞美,但人是活生生的存在。“所以,不能抽象地赞美人类,但我可以关注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尽全力生存的状态。”《掀起衣服的裸露》这件代表作就是他表达衣服和身体之间关系,从而探寻艺术背后精神意义的开始。

        在世界艺术史上不乏描摹人的衣着的艺术作品,18世纪法国著名画家华托受希腊雕塑的影响,其作品就体现了艺术家对于衣饰的研究与表达。阿巴吉不是用绘画形式而是用雕塑来临摹。“通过这种方式的临摹,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人和衣饰关系的深度表达,这也变成了我后来的雕塑创作方向。”比如在青铜雕塑《微风》中,人物衣袂扬起,既表现大自然的微风,又有一种生命力,在他看来还有一种“精神之气”的表达。他希望通过这一雕塑的形式和动态暗示出生命的力量和灵感。谈到这个雕塑主题的形成,他说:“这是我作为艺术家的态度,也就是我们一定要很好了解历史,在继承的基础上去探索,并对过去进行转化。”

        中西融合是一辈子的事情

        他的雕塑作品《旅行者》表达了对于“不知道要走向何方”的困境的思索,《冷漠的心》则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表达”。阿巴吉说,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当时欧洲的虚无主义思潮蔓延有关,“即便我们处于一种非常虚无的状态中,但是生命是存在的,爱是永恒的。即使死亡让一切虚无,但我相信还有东西会留下,生命还会继续。”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思考,他艺术的灵感和生命力常常蕴含着“爱”这一人类的普遍情感。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阿巴吉谈到文化交流以及中西融合这个艺术的老话题时,表达出十分肯定的态度。因为与朱德群相熟,克罗德·阿巴吉举了他的例子,他从年轻时起就全身心投入到西方绘画当中,花了四五十年的时间才做到真正的中西融合,“这几乎是一辈子的事情。”他说。

        “作为一个雕塑家,无须想太多,有时候可以听从手的指引,等待某种灵感的来临、等待某种事情的发生。”他借作品《即兴创作》(在法语中有“突发”的意思)勉励年轻的艺术家,即便做了一些不好的、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也不要绝望,要学会等待生命中突然涌现的某些东西,“你要做的,只是抓住它。”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9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