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湖北 湖北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行进中的武汉画院

        作者:未知2018-03-12 06:07: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1/6) 1985年4月20日《长江日报》关于武汉画院成立的相关报道

          (2/6)武汉画院前任院长卢柏森创作《建设中的武钢》

          (3/6)中山舰蒙难(油画) 卢柏森

          (4/6)五角星(油画) 冷军

          (5/6)1995年12月25日,“武汉画院建院十周年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时任院长卢柏森(右一)与嘉宾合影。

          (6/6)武汉画院历史梳理工程老同志座谈会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画院发展的历史和有关画院机制的研究,始终处于断章式、碎片化的状况。武汉画院成立已有30余年,与画院相关的创作、展示活动以及艺术家社会影响的梳理工作也不完善。在此情况下,武汉画院于2016年提出对画院历史进行系统性梳理,并将该项目正式上报武汉市委宣传部,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及武汉市文联相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2017年,武汉画院历史梳理工程正式启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画院建院至今的史料采集工作,建立画院文献库、艺术家个案研究资料信息库。梳理工程用文献的方式反映了武汉画院30余年的创作成果和社会影响力,展示了武汉画院在武汉市文化建设中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也彰显了在武汉市委宣传部和武汉市文联领导下武汉画院的工作历程。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梳理工程必将对武汉画院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将为其开门办院、服务社会提供强劲动力。

        画院应运而生

        武汉画院成立于1984年6月,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画家潜心创作美术作品,积极应征全国美术作品大展;组织画家积极深入生活、贴近社会、反映时代,为美术创作积累创作素材;鼓励画家钻研业务,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倡创新探索精神,提倡艺术风格多样化,努力提高画家的学术品位;引进竞争机制、完善院外画家的聘任制度,做到出作品、出人才,使画院充满活力,发挥美术创作主力军作用,带动全市美术创作;适时组织理论研讨,出版画册,展示美术创作成果;积极开展美术交流活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美术成果,同时向国内外介绍画院的创作成就。

        198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六个年头。“第六届全国美展”在北京、沈阳、南京等城市按画种分为9个展区,并于10月开幕。湖北省同时也举办了省第六届美展,武汉市画家李国俊、卢柏森、冷军、高鸣峰以国画和油画参展,易至群、中流、李乃蔚、沈汉武均以连环画参展。在这一大环境下,武汉画院应运而生,于1984年6月8日正式成立,中流任画院副院长,易至群任秘书长。

        当时画院聚集了一批省市名家,如擅长连环画创作的中流,油画家卢柏森,国画家易至群、李国俊,还有连环画创作高手钟孺乾、李乃蔚、沈汉武、高鸣峰等。同时聘请了全国连环画界名家贺友直等担任画院顾问 。

        截至今天,先后在武汉画院从事专业创作的专职画家有:中流、卢柏森、岑龙、李国俊、易至群、钟孺乾、沈汉武、王福庆、李乃蔚、江中潮、冷军、樊枫、郑源臣、严好好、陈勇劲、邸可新。

        此外,先后在武汉画院从事专业创作的特聘艺术家有:刘昕、朱晓果、徐晓华、毛宗泽、朱雅梅、高鸣峰、胡新桥、魏金修、陈军生、王用家、刘寿祥、董长发、史金淞、方正、王心耀、陈波、张炼、吴昊、涂咏红。

        画院主要画家

        作品及获奖情况

        中流(原名徐志成),1931年生,1955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85年任武汉画院副院长,1991年退休。擅长连环画、插画等,工笔精湛,自成风流。其历史类连环画《李自成》《郑和下西洋》等气势宏伟磅礴,笔法浓郁深邃、刚柔相济、飘逸洒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2009年11月7日,由武汉市文联主办,武汉美术家协会、武汉美术馆以及武汉画院承办的“耄耋中流——中流美术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隆重开幕 。

        卢柏森,1957年毕业于中南美专油画系,学生时代的油画作品即获得了1956年“湖北省青年美展”铜奖,与当时在校任教的关山月、杨之光等教师同台领取奖牌。1959年,他的成名作《建设中的武钢》面世,该作品是为湖北省十年经济建设成就展而创作的大幅油画,当时陈列在武汉展览馆展厅的正中央。同年,赴北京为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主笔创作油画《武汉长江大桥》。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他的油画艺术推向更高境界,他的《南巡第一站》《巍巍大别山》《特区青年》等作品,连年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1992年,任武汉画院院长。1997年初,“中山舰”打捞出水后,他不顾花甲之年和多病之躯,两度亲临现场,体悟当年血与火的战争场面,抱病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幅作品《中山舰蒙难》。1997年底,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放下了手中的画笔。

        易至群,1956年考入中南美专中国画系本科班,受业于关山月、黎雄才、张肇铭、王肇民、杨之光等大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创作了《风起云涌》《诉村史》《追花图》《九歌图》等作品。从1964年开始参加了第三、四、五、六、七、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以青藏高原为题材的“藏原风情”组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985年,易至群从江西调入武汉市文联,担任武汉画院秘书长。1991年,与妻子胡祺调至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同年,武汉市美协秘书长、山水画家王福庆调任武汉画院任秘书长。

        王福庆的优势是通过大幅画面抒发情绪和灵性,以神行气、以气举神是他对中国山水画精神追求的结晶。王福庆的山水画是他生命激情的记录,是他情融山水、饮尽苍茫的自传。

        1985年10月,当时以连环画创作闻名画坛的李乃蔚从湖北美术出版社调入武汉画院。1997年“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览”在京举行,李乃蔚创作的工笔人物画《山菊》,在展览未设金奖的情况下,获得了最高奖——银奖,成为新时期工笔人物画成就突出的画家。2007年初,李乃蔚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活动,展出了工笔人物画《吉萨尔古城堡》。2007年岁末,李乃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成为湖北省首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冷军、李乃蔚、樊枫的作品均入选展出。

        江中潮,1985年毕业于江汉大学艺术系,后分配至武汉画院。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画院三年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展,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个展,北京City画廊个展等。曾为美国丹佛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德国杜伊斯堡城市交流计划访问学者和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设计学院访问学者,并赴日本、韩国举办展览,成为武汉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1997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画坛百名杰出艺术家”称号。

        钟孺乾,1988年从武汉军区转业至武汉画院,次年创作的连环画《西游怪记》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重彩写意”的创作实践,把由“墨”和“色”构成的画面痕迹和视觉形象幻化处理,表达其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和讽喻。1994年,调入湖北省美术院。2000年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2004年,调入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任院长。

        李国俊,1979年调入武汉市文联,1985年转入武汉画院任专业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中国花鸟画刊授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花鸟画》画刊副主编等职务。主持组织过湖北青年美术节、第五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等大型美术活动。1989年主编《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型画册,由武汉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创办了全国花鸟画界的第一本杂志《中国花鸟画》,有力推动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花鸟画创作。

        樊枫,现为武汉美术馆馆长。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后应聘至武汉画院。其作品《十号地域》入选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后不久,另一作品《云想衣裳花想容》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牡丹竞选国花展铜奖,《绿色家园》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忙碌的春天》获当代花鸟画展暨2003年北京国际双年展序列展铜奖,《梅水》参加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2008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1996年,获德国杜伊斯堡市政府和鲁尔下莱茵企业联合会文化奖学金,应邀到德国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2009年,应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及意大利帕多瓦市政厅邀请赴外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6月,“城市空间——樊枫作品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展出的90件作品折射出樊枫致力于都市水墨创作和探索的轨迹,作品既有本土性又有当代性,呈现出其对当代水墨画的个性化探索。

        1989年,武汉画院第一次画展在香港中华书局举行,这也是武汉画院整体形象的首次亮相。1991年7月3日至8日,“武汉画院六人展”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出,易至群、沈爱琪、李乃蔚、江中潮、钟孺乾、樊枫参加展览。

        冷军在进入武汉画院时,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他当时刚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毕业,送毕业创作油画《春芽》到武汉市文联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湖北武汉分展区的展览。他在文联遇到的第一位画家就是卢柏森,从此,冷军成了卢柏森画室的常客。1985年7月,卢柏森约了“三老三小”即卢柏森、易至群、李国俊、王心耀、高鸣峰、冷军去了一趟甘南,3张硬卧、3张硬座到兰州后乘部队汽车去了甘南。半个多月后回到武汉,冷军在父亲供职的湖北电影机械厂一间小屋里,仅用7天就完成了两幅油画,参加了湖北青年美术节的展览活动。1991年冷军辞去了在武汉二师(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与武汉市文联签订合同,每月可领取100元的生活补贴。在文联那座简易的雕塑工作室里,冷军创作的油画《马灯的故事》,参加了当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荣获铜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冷军也得到了当时个人最多的一笔收藏费2000元。从此,冷军走上了艺术与人生的快车道。

        郑源臣,曾任武汉画院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其行伍出身,海军中校,曾立三等军功两次。早年专研版画,作品曾在《文艺报》头版和《解放军画报》刊发。丰富多彩的军旅生活激活了他的艺术天赋,塑造了他旷达的胸怀和坚韧的品性,使他坚定地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从海军退役后曾任武汉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严好好,武汉画院年龄最小的专业画家。1994年考入广州美院附中,在广州美院接受了8年多严格的专业训练。2003年,年仅24岁的她凭中国画作品《生旦净丑》荣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金奖,并参加了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她的获奖在中国画坛引起了一些争议,为此,《中国书画报》辟专版对此开展了讨论。

        新时期的武汉画院

        1995年,画院聘任院外画家制度开始实施,“武汉画院成立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武汉长江美术馆隆重展出之后,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重磅出击,后又移师深圳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展出,展览同时出版了《武汉画院》画集 。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5年一届的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地按画种展出,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美术大展,武汉画院在这次美术盛会中的获奖备受瞩目:冷军的油画《五角星》获金奖、李乃蔚的工笔画《银锁》获银奖、徐晓华的国画《玉米地》获铜奖、樊枫的国画《绿色家园》获优秀奖,创造了武汉画院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获奖数量占据湖北省奖牌数的一半,在全国专业画院中获奖数排名第四。由此,这所只有6名专职画家、10名特聘画家的画院,在美术界迅速崛起,引起画坛的高度关注。

        1999年2月3日至10日,“武汉画院院展”在武汉市文联展览中心展出。武汉画院在成立不太长的时间里,就在全国大展上大获丰收,充分体现出武汉市文联“人才工程”建设的成绩。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武汉市文联先后采取了引进专业人才、特聘院外画家等措施,每年对外聘画家进行专业考评,成果突出者给予奖励并继续聘用,考核优秀者调入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几年来,武汉市文联先后聘用了高鸣峰、徐晓华、陈波、毛宗泽、钟鸣、郭润文、陈子君、刘昕、朱小果、魏金修、陈军生、朱雅梅等院外画家,文联的这一人才战略工程实践表明,聘用院外画家是文联提高创作实力、储备艺术人才,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术氛围的有效举措。

        2007年,在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以及在武汉展出的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武汉画院作品的入选及获奖情况成为“八艺节”的一大亮点。冷军的油画《肖像之相》、魏金修的国画《有朋自远方来》、徐晓华的国画《芸》荣获学术奖,樊枫、江中潮、毛宗泽、朱雅梅、刘昕、陈子君、陈军生、高鸣峰、郭润文等艺术家的作品也都入选。武汉市文联为进一步倡导创新精神,加强荣誉制度建设,特拨出40万元专款对获奖画家和入选画家实施了重奖。

        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武汉画院收获了金灿灿的果实:冷军的油画《天光》、李乃蔚的工笔人物画《红莲》、樊枫的中国画《极目楚天舒》、严好好的中国画《矩阵108·好汉》、刘昕的油画《静静的故国》、魏金修的国画 《祥云暖天下》、徐晓华的国画《故园》、吴昊的油画《我恨你》等作品,分别入选中国画展和油画展。武汉画院多次在全国大展上取得大面积丰收,创造出一个个争金夺银的奇迹。

        2011年新年伊始,由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武汉市美协、武汉画院承办的“武汉·印象——百年老房子”美术作品展在武汉美术馆隆重开幕,并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武汉·印象——百年老房子美术作品集》。

        2011年,具象与表达——武汉画院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5年,陈勇劲由湖北省画院调入武汉画院,担任武汉画院院长。

        2016年,武汉画院历史梳理工程正式上报武汉市委宣传部,得到市委宣传部及武汉市文联相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2017年,武汉画院历史梳理工程正式启动。通过查阅档案、个人访谈、文字收集、影像处理、后期制作等,回顾武汉画院历史,细化和丰富相关资料,总结之前的美术创作工程,为武汉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关美术发展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历史文献。

        武汉画院历届在编人员16人,历届外聘人员19人,共计35位艺术家。文字采访方面,已完成所有35位艺术家资料的收集整理,28位艺术家的跟踪采访以及编年史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其中,全部28篇采访文稿,总数约24万字,每篇从5000字至1.6万字不等。其他文章、论文、报道等共计约310万字,每位艺术家从5万字至50万字不等,个人作品及相关老照片共计1000余张,相关著作171部。在纪录片方面,每位艺术家视频拍摄素材时长一般为150分钟,重要艺术家超过200分钟。采集视频素材总时长为4010分钟。共完成28支视频剪辑,每支时长10分钟至15分钟,重要艺术家超过20分钟,剪辑视频总时长373分钟。邀请武汉画院相关老同志、艺术家举办研讨会以回顾画院30多年发展历程,并邀请6位与画院息息相关的老艺术家撰写相关文章6篇共计3万余字。同时,配合中国国家画院及相关兄弟画院进行了《中国画院志》中有关武汉画院的编纂工作。

        (武汉画院历史梳理工程经过多方咨询与广泛联系,共采访到艺术家28人。由于人员流动及个人原因,部分艺术家无法取得联系,对未能联系采访到的艺术家在此表示歉意,相关艺术家和家属若获知画院历史梳理工程可与武汉画院联系。)

        (本版图文由武汉画院提供)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0(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0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