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上海 上海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如何建设新时代的“美术馆+”

        作者:奕品2018-01-22 08:49: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美术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最直观的载体。”

        “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中国文化‘根’的固守,同时也体现在兼收并蓄基础上不断内化为自身文化养料的可生长性上,美术馆一定要在更包容、更开放的体系中交流互建,展示人类优秀的美术作品。”

        近几年,上海的美术馆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据统计,2012年以来,上海市美术馆数量从34家上升到78家,累计举办展览2024项,吸引超过2230万观众走进美术馆。但若与全球主要城市的美术馆进行量化比较,可以看出,上海的硬件竞争力较强、处于中上游,但是在市民参与共享指标方面,排名并不靠前,伦敦、巴黎、纽约基本每1.5万人就有一家美术馆,而上海的每家美术馆要服务30万人群,这无疑给美术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年伊始,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2018年第一场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及学者围绕“新时代的美术馆+”等话题展开了多层次的讨论与交流。


        文化自信基础上的现代转型

        “美术馆是展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最直观的载体。”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毛时安看来,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中国文化“根”的固守,同时也体现在“兼收并蓄基础上不断内化为自身文化养料的可生长性”上,他提出,美术馆一定要在更包容、更开放的体系中交流互建,展示人类优秀的美术作品。

        一方面要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要文化自省。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提出,“新时代美术馆+”于上海而言,需要寻求一个合理的架构。以中华艺术宫为例,应在三个方面予以关注:一是跨界,虽然博物馆、美术馆、科技的概念打通了,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唤起人们的审美。二是服务,美术馆承载的服务要多种多样且井然有序。三是创新,即如何引进创新型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博物馆叙事方式。

        当下,我国美术馆以收藏展示为主的职能正逐渐向现代性转型,第一个方面是从静态的展示到动态的交流,第二个方面是从独立的美术馆到互联网环境下的互联互通,第三个方面是从私人化向群体化发展。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用收藏、交流、创意来对应上述三个转型,并指出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关联的一个循环。结合日前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到2035年中华艺术宫应该是什么模样?吴建中借由上述三个关键词畅想道:“从收藏的角度,它可以成为拥有世界级专藏的收藏中心; 从交流的角度来讲,它可以成为国际艺术家的交流中心; 从创意创造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成为社会创造力的灵感来源。”如何将这些目标落地,需要美术馆增强与社会发展、与同行机构、与国内外艺术家和爱好者之间的关联度。


        数字化时代的新课题

        《201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51亿。如此庞大的网络场域使得互联网艺术逐渐发展,但如何定义“互联网艺术”?在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看来,互联网艺术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新艺术,与传统的国油版雕完全不同。以这样的视角去关注互联网+,对美术馆来说是挑战,从收藏保管、学术研究、展览陈列、教育推广、文化交流到文创产品的开发,都是新课题。

        正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的“中华创世神话——互联网艺术大展”,即是“互联网+美术馆”理念的一次全新探索。将如此宏大的主题以互联网艺术进行集中演绎,即使在国外也没有先例。“中华创世神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通过探究,推动传统艺术与互联网艺术的融合发展,从内容到手法再到传播方式的全方位创新性融合,让优秀的艺术作品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传播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潮流。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更是责任所在。”朱刚强调,“互联网+美术馆”不仅仅是把美术馆的藏品或展品扫描后上传至网络,也不是简单地把网上作品下载打印陈列于美术馆的展厅,建立数字化美术馆是必须的,但这还远远不够。

        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金江波预言,未来一至五年,美术馆将全面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观众可以通过VR眼镜提前了解自己向往的美术馆;美术馆导览人员不足时, 数字美术馆利用AR、导览机器人等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可能会随时来到人们的生活空间等等。金江波认为,数字美术馆的建设与发展, 改变的不仅仅是观看方式, 更多的是改变了美术馆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传播层面所扮演的角色。它打破了传统美术馆的展示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为构建未来大美术馆生态环境提供了信息化桥梁, 使美术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实现。


        共享、开放的理念

        “新时代美术馆的精神就是共享。”这是上海当代艺术馆副馆长孙文倩对于新时代“美术馆+”的理解。上海当代艺术馆近些年与多个国际品牌有过合作,孙文倩认为,这时最应该考虑,是合作还是直接嫁接?是共享一个品牌,还是共享创意与思维的力量?同时,她分享了上海当代艺术馆的一些新的策展理念,比如2015年“依然上海”展,馆方邀请了艺术家、影像工作者、文学家、建筑师、诗人、社会研究学者一起参与到展览当中,形式非常多元,包括绘画、雕塑、互动装置、影像、社会性艺术、剧场影院等等,用不同的创作语汇来表达对上海的理解。展览冲破了美术馆白墙的藩篱,而呈现了一个完全开放的概念。2016年的展览“山水间”则将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用新的手法演绎,同时从主体、意象、景观、媒介、观看之道等诸多方面,发现艺术创作在不同时代的演变与关联。“传统与现代,其实不断在对话、在交融。” 孙文倩说。

        近百年来,海派艺术可谓大放异彩。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主编顾村言提出,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的角度,有必要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进行重估与重新发现。“上海作为近现代美术的策源地,上海的美术馆、博物馆有义务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文脉,尤其是呈现那些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同时视野开阔的画坛大家(包括过去被遮蔽的名家)的求索之路。”

        尽管上海已有不少美术馆近些年做了不少整理工作,比如中华艺术宫陈列有近现代海派名家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推出“上海中国画院60年”文献展,刘海粟美术馆推出“刘海粟大展”都有较大的影响,但顾村言认为,从更深层面看,依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梳理,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学术思考与思路,尤其是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近现代美术史,“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梳理近现代美术名家系列,是为了开放地面对未来。尤其是在传统基础之上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更新,即以传统开创现代,这更具深刻的文化史意义。 ”

        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如何在新时代做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中华艺术宫以“传承、创新、开放、融合”与“打造全球华人美术的雄伟殿堂”为发展方向,前者是方法,后者是目标。“最少用五年打基础,今后,中华艺术宫不仅呈现展览,更要传播新时代的精神文明。”李磊说。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8(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