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北京 教育出版
      分享到:

      知名美院院长谈美术教育转型:美术招生光考速写素描是不够的

        作者:陆林汉 实习生 乔梦婷2017-12-29 00:41:51 来源:澎湃新闻

          (1/11)论坛现场,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在发言

          (2/11)艺术高考

          (3/11)“杏林撷英”展览中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4/11)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5/11)科技融合艺术的探索案例“听见色彩”

          (6/11)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共建中意设计创新基地

          (7/11)“杏林撷英”展览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8/11)论坛现场

          (9/11)“杏林撷英”展览中学生作品

          (10/11)展出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11/11)上海美术学院去年底揭牌现场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集结全国48所高等美术院校八百多作品的“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 这些天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对外展出。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26日,国内主要美术院校的负责人围绕“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转型”的论题主线,就美术人才培养教育之道进行了研讨发言。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摘选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以及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在论坛上的发言。

        “比如以往在招生中会考虑速写素描和图象的部分,现在看来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中央美院范迪安认为,中国的美术教育和中国的大学一样总是要追求新的目标,那就是要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大学,而且能够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们今天了解欧美艺术教育的优点与局限的同时,要更加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优点和局限,同时也要看到差距。

        中国的美术教育和中国的大学一样总是要追求新的目标,那就是要扎根于中国大地办大学,而且能够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央美术学院在国际教育格局中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今年秋天以来,我们连续邀请了一大批国际、国内不同学科的学者来举办讲座、论坛。包括了哲学、文化研究的学者,还有设计艺术领域的专家进行全球交流,也形成了全球的联线。

        下面谈谈我们(中央美院)最近在思考的一些做法和问题。

        一、是如何在学科建设的前置空间里做好招生改革。建设一流大学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要有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生当然靠培养,但是进校基本的水平等等这些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年大家都在应对考前的应试培训,我们希望能够坚持新的导向,至少让考前培训不要只从技术角度来培训学生,而是在基础层面上,能够有一点基本素质的教育。比如以往在招生中会考虑速写素描和图象的部分,现在看来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带有命题的速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检测学生的综合素养。今天的考题不在于多少封闭式的严查,而更多的是在短的时间内打开思维,这样也能比较真实地得到我们的判定。为什么一开始我要讲选拔学生的重要性,因为一流学科建设也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也好,我觉得在未来都越来越体现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探索的阶段。或者说教育就是师生共同探索的。

        二、从广纳人才入手,葆有一流师资队伍。我们这两年抓住这几个环节,一是在录用新的教师上进行严格的考量,包括试讲,现场的答辩。二是对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有计划的培训,主要是使他们对自己的学术目标有更加清醒地认识。在广纳人才方面,今年开始,我们从不同学科请了一些国际、国内的学者。这些人有的是来担任客座教授,有的是作为项目专家,也是带着学生一起做的。

        三、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入手,推出一大批优秀特色课程,形成学科交融,综合学习新模式。此处有三个方面值得探讨,一是要把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既有所区别,也有所衔接。二是在本科教学中特别加强优秀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现在我们有很多教材,作为基础课的教材已经可以了,但是作为特色课程的教材还不够。讲纲主要是从课程中出来的,每个教师有课题研究,讲出来的讲纲是非常生动的。三是强调选修课程,不管是同一个学院内的跨专业的选修,还是跨学院的选修总的已经达到3.7%,第三学期全部是跨专业、跨系、跨学院的。

        在研究生层面主要加强两个东西:一是更高层面的文化讲座和教育,在这方面连续举办了各种艺术与文化的系列讲座。二是组织和鼓动博导进行教授,这样的话可以让博士生能够有通史的眼光。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培养高端人才,如果不具备时代使命,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四、从弘扬传统入手,把中国美术的优秀经验与方法导入教学。我们的教师进行传统研究都各有所长,怎么把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和造型的手法纳入教学,这些年我们推动了一批特色课程,不仅有雕塑、版画、水墨、壁画,同时包括油画,也包括设计和建筑。

        五、最后一个话题是从社会实践入手,带动学生能够走向人民和生活的大课堂。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锤炼国家标准、评价体系等三把“尺子”

        中国的教育是要以情感的方式熏养人的品格,培养文化中的感知和体验的价值观。

        我们希望做好三把尺子:第一把尺子锤炼国家标准,美术学教职委、设计学教职委都应国家的要求,做了国家标准,这个国标是入门的门槛,是一个低标准,但现在有很多倒过来把低标准当高标准。第二个标准熔炼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相对来说可能是针对美术学院,他应该比国标高,他带有这个行业共同的研究,共同的理想,共同纠结的问题。第三个标准铸炼学院标尺,每个学院都具有一个共同研究的方向,长期以来,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标尺。

        到了新世纪中国美术学院又有怎样的价值尺度呢?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一谈我们学院几把重要的尺子。

        第一把重要的尺子就是以大学望境的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的一种模式。第二把尺子是坚持立足东方学来形成核心的和重点的研究方向,以这个核心的重点研究方向来确立我们学科建构的发展理想。通过核心的学术项目来推进我们的学科建设,着眼核心的课题和课程,打造标志性成果。

        第三把尺子是以“四通”要求为标志的一种教学和育人的模式。品学通、义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第四把尺子就是以浙江精神为灵魂的师风、学风的培养模式。第五把尺子是以人民中心为旗帜,以科艺融合为动力来形成研创推进的模式。长期以来科学和艺术被分为两个重要的范畴,科学作为可验证的知识之学,给人的印象是理性的,应该是不断地可以还原验证。艺术创作是瞬间领悟的方式,是直接体验与情感共鸣的方式。但是在今天,尤其是新技术媒体发展的今天,大家应该看到这个新技术媒体不仅仅是工具,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的感性方式,重新塑造人的交互关系和体验世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鲁晓波:价值引领与创新

        高校应该做什么?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倡导的是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颂。价值引领是高校必须的职责,创新是我们今天人才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方方面面,比如说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新材料、生命科学。

        在这样高速发达的社会,科技每一次大的进步都使人类社会呈几何速度的发展。其实大家看到的都是技术带来的变化,但进一步说,我们认为是一种文化的冲突,比如说当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消解了永恒性,获得了更多的暂时性。其实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潜能,实际上人类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艺术的发展是艺术范式的转换,每一个时期都有艺术范式,决定了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形成了所谓的艺术思潮。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世纪以来艺术似乎开始变得更依赖于哲学了,时代变革又一次提出了关于艺术本质的哲学问题。艺术似乎逐渐要依附哲学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艺术好像失去了自己的范式。

        观念艺术定义为“哲学之后的艺术”,我们在探讨未来艺术走向时,也看到很多各种探索或者思考,比如说怪诞成为一种需求。有一位哲人说到在今天如果我们想用突兀或者强大的刺激来获得眼球,这是一个有点知识的傻瓜就能做到的,反过来就需要一点智慧了。还有这样极尽狂、丑、大的书法,我觉得这都是文化引领的问题。

        当然在设计界也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时尚,以病态作为时尚。当然当代艺术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是确实也有很多让人很难理解的。我们说艺术是走向终结,像大家担忧的那样,还是重生。新的可能在于转化,理念的转化,认知方式的转化,媒介的转化和审美体验方式的转化。我觉得这是高校应该探索和研究的当下艺术范式。

        不管你怎么转化,我觉得艺术本体的价值应该坚守,艺术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陶冶情操,纯洁心灵,提升境界的,获得高尚、温情的精神家园,从而通向自由与幸福。艺术功能始终是文化的传递、保护、选择、批判、交流融合以及更新创造。高校的人文艺术和美术教育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我们进入到智能时代,其实它也体现着这个时代中新的艺术范式和多元的艺术形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不会,也不可能被终结,当然艺术一定将出现多元的范式。新时代艺术范式的产生不会局限在传统的艺术家,可能需要跨学科,突破狭窄的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其实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技术创新活跃的时期,无一例外地伴随着人民创新的引导。

        我们也开启了一些新的研究生项目,比如全球创新设计研究生项目(GID),是跟皇家艺术学院、美国艺术学校在三地、三国进行共同的人才培养,在清华大学半年、在英国半年、在美国半年。这也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我们不局限于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信息设计、工业设计、时尚、陶瓷是全方位的,但是要求三个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正处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见其所不可见,我们过去说必须要理解才能认知,现在大数据时代可能不是。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大规模在线课程可能会颠覆很多二三流的学校,因为哈佛大学这些世界名校可以发你毕业证书,中小学的课程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大数据时代大家强调的是效率,其实更多的是创新想法、产品和服务。这里边需要通过设计,把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之间的数据按照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关系联系在一起。其实科学只能按照自然逻辑联系在一起,人文艺术、设计就要按照社会逻辑联系在一起。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更广泛的互通、互联,更深入的智能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牛克诚:三种生理机能而产生的三种能力

        我将从人的三种生理机能而产生的三种能力来讨论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美术院校人才培养。这三种生理机能是以手、心、眼为依托而为手艺、心质与眼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境界始终是思想家和教育家思索和关注焦点。与其他的高等教育不同,高等美术教育是以技艺为通道而进入一个人的整体发展系统之中。美术作品和造成的呈现总是与某一特定的技艺相联系,而这种技艺又是由人的双手来操作并完成的。手通过工具而与美术造型相接形成一整套的操作系统而为手艺。它是作为艺术人手的功能的独特体现,不论是平面的绘画还是立体的雕塑无不是一双双敏感的手把它们描绘、雕琢刻画出来,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凭借手的操作能力而形诸于画面和空间,手的能力集中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通过手的创造而完成形象塑造,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凝结着丰沛情感与智力的高水平能力。

        高等院校美术教学必须重视手的能力,重视以手带动的气脉周游的身体协调动作,以及由这个能力所勾连起的一系列技法的美术知识学,培养学生发挥手的潜能,手的智慧,请亲历那伴随着构思、探寻、修正、完善等一系列创作过程的生命体验。当然,我们必须指出,如果只是技艺教育培养,那只属于人的片面能力,而非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一技之长的绘画机器是我们美术教育需要警惕的。因此在人的能力培养中,除了手艺也更要注重心智,强调对学生的情怀、品格、学养及观念意识及综合培养,所谓的心手相印,已经表明手的能力需要在心力的驱动下而呈现出来。

        高等美术教育从根本上来讲,不仅仅是技艺学习的过程,而且更是一个学生被文化的过程,一个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塑造的过程,一个学生心质生长并成熟的过程。

        另一方面研究生院美术系高度重视重视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艺术研究创作与人文学科的关联性建构,重视文化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以美术史、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构筑通向人文思想领域的通道,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情怀及人文精神之养成。也使美术教育从狭窄的专业中走出,而指向人文素质的铸造。让学生在精湛的手艺之上获得心质的坚实与丰盈,在心手相印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目前还尚未进行实验艺术及综合绘画等科目设置,这是一种冷静与稳健的姿态,当然也可能会被说成保守或固执。我们必须会看到以计算机网络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已然到来,这不仅仅是一场科技领域的变革,也将引起人们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审美体现乃至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艺术与科技的整合产生了多样的艺术形态,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图像景观与视觉文化。当今可以被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已远远超越了经典的纯艺术的范畴。新媒体与其明显的专业技术含量及其以步骤划分的程序性教学已经逐渐在各大美院中开展起来。数字图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语言和工具,广泛地收入各个艺术和设计门类,极大的拓展了这些门类的专业领域。

        在全球化视野下反观本土历史、现实及当代文化,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及探向精神深度的洞察力。眼力,不是被动的视觉接受,而是要学会突破视觉能力和审美之性训练,提高双眼的洞悉能力,通过认知而分析视觉对象而洞穿世界的本质,既要养成批判性视觉识读能力,也要学会归纳建构视觉秩序的能力,发展可延展的创新性,让美术创造承载出时代气息、气质与文化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手艺、心质、眼力、能力的充分发挥只是完成了个人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一全面发展所养成的高校美术学生都还只是一个个潜在的人才,这一潜在人才的价值实现,必须要通过他们向当代中国社会提供智力劳动才能兑现。


        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本科教育以展览作为抓手

        上海美术学院在努力探索全流程的艺术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为原则,以作品、人、影响力三位一体的艺术产出为目标导向,打造吸纳国内外艺术创作和教育人才的平台,构建从人才发现、素养教育、作品创作、市场运作、影响力提升的全流程艺术教学模式。

        在我们的本科教育中,以展览作为我们的教学管理和教学促进的抓手,以展促建、以展促改、以展促评。我们全年举行了七种类型课程展,包括教学案例展、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展、年度优秀作品展、系部年度展、专业主题展,教学展示的循环。通过这样的展览,对我们的教学、创作能力以及教学成果,进行了一种横向的比较和检查,并通过这样的举措来促进我们的教改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基本上是以工作室的方式开展。工作室的类型包括基于问题导入的研究型工作室,基于市场导入的实践型工作室和基于流派导入的大师型工作室。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室实行不同的功能目标绩效及核心竞争力的考核。今年1年我们已经全职引进了4位国际的艺术家、教育者和国际重大协会的领导人来参与美术学院,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

        同时我们也和企业进行了合作,特别是和宝武集团成立了国际艺术城的发展研究院,和上海设计院建立了联合设计工作室,让研究生以实际项目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直接接触到社会实践的第一线。

        艺术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自主施教,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法。自主式是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我创新。同时,我们提倡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与互补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跨专业的交流与互动。研究式是以课题式的教学内容切入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

        人才培养源和人才策源地的建设。上海美术学院围绕创意服务21世纪上海国际都市文化发展战略学科建设的主线,对接上海作为世界核心都市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相关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培养经典传承、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以艺术生产力为需求的创作型人才面对的是设计、公共艺术、美术创作及创意产业等领域。根据艺术本体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一研究型人才面对的是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美术考古等领域。根据艺术事业发展的需求,需要管理型人才,面对的是艺术市场、美术机构、政策咨询、文化出版、公共文化等领域。凝练相关艺术资源向艺术资本“二次转化”的核心理念,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小循环,有机地融入到都市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城市更新的大循环中。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1.606(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