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之一曾竹韶

        作者:孟兰英2012-03-14 08:26:35 来源:《新民晚报》
         他是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中唯一健在的艺术家;他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第一批教授;他是北京中山公园内孙中山像的作者;他就是曾竹韶。

          当年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八位作者都是雕塑界叱咤风云的大师级人物,如今绝大多数已经驾鹤而去,依然在世的只有今年已经103岁高龄的曾竹韶先生了。近日,笔者怀着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发自内心的敬仰,登门拜访了曾竹韶老人。

          1949年9月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毛主席率领出席会议的全体会议代表为纪念碑奠基。

          北京市计划委员会随即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了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截至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修改方案。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该委员会主任由北京市市长彭真担任,副主任为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承担碑身的造型设计,而另一组则是包括曾竹韶、刘开渠、滑田友等在内的多名雕塑专家,负责碑身上的浮雕的设计。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民英雄纪念碑美工组副组长彦涵回忆,在纪念碑造型的创作设计初期,有一批优秀画家,主要是中央美院的教师,参与了纪念碑的浮雕画稿工作。回想起当时的创作过程,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组的王朝闻记忆犹新:“当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庄严的政治任务,刘开渠先生还欣然接受我的建议,约请董希文等诸位已有多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经验的画家参加浮雕的构图设计。”

          纪念碑的位置选在北距天安门城楼约463米、南距正阳门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她庄严宏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她与天安门、正阳门一起形成了一组和谐、一致、完整的建筑群。纪念碑总高37.94米,碑座分两层,每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供人上下行走。碑座下层座位海棠形,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有大小两层须弥座,下层须弥座束腰部的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渡江战役”为主题,在“渡江战役”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浮雕。整个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雕刻着170多个人物,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我国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的伟大史实。纪念碑的碑心用料是建碑中最主要的一块大石料,称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一块完整的花岗石,重达百吨,该石料采自青岛浮山大金顶一带。纪念碑浮雕石料采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矿,整个纪念碑用1.7万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

          在建造过程中,毛主席为碑心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周恩来总理为其书写了毛主席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的碑文。1952年8月1日,历经3年的筹备,纪念碑建造工程正式开工。

          早在纪念碑开始设计筹备之初,诗人艾青就给远在重庆的曾竹韶写信,告诉他说,天安门广场要建一座大型的纪念碑,按照建筑师梁思成的设计,碑座上需要建造十几块浮雕,杭州的雕塑家刘开渠就要来北京参与这项工作,这次机会很难得,希望你也能来参与其中。接到艾青的信后,曾竹韶便很快赶到了北京。

          出生于1908年的曾竹韶,曾在国立艺术院雕塑系学习,后来便留学法国学习雕塑,1920年回国,新中国诞生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1952年年底,曾竹韶被选入纪念碑雕塑组。从事雕塑设计工作已有几十年的曾竹韶,过去的作品都是些单独的肖像,从来没有创作过公众雕塑。1960年,他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创作经过》一文中这样描述当时自己的心情:“高兴的是我能有机会参加这样具有伟大意义的浮雕创作,忧虑的是自己的革命经历尚浅,创作经验也很不够。”

          雕塑小组没有先期进行雕塑技巧和手法方面的研究探讨,而是首先进行了历史学方面的资料搜集,还特意请来历史学家范文澜为小组成员讲述历史资料。

          1953年,上述浮雕的8个主题基本确定了下来。其中,第一块浮雕“虎门销烟”的创作重担便落在曾竹韶肩上。

          “虎门销烟”所展现的是1839年6月3日到25日,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率领广州的官兵和民众在虎门,将收缴的2372254斤英国商人非法入境的鸦片集中销毁的壮烈场面。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向全世界表达的反对帝国主义、反抗侵略者的坚定立场和伟大行动”。

          要反映“虎门销烟”的历史场景,浮雕一定要真实再现历史人物和当时的情景。曾竹韶采用了欧洲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虎门销烟”这一凝重悠远的主题。

          浮雕既然折射出的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进程,那么首先就要突出“人民”。如何解决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呢?曾竹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第一次创作,曾竹韶做了相当于浮雕十分之一大小的石膏模型,其中有十几个人物,而钦差大臣林则徐作为中心人物,把他安排在高处站立着,带领广大官兵和民众查禁和焚烧鸦片。

          曾竹韶这第一稿的石膏模型同其他几位雕塑家的作品一同放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公示,广泛听取群众和多方面的意见。

          对突出林则徐形象的这幅“虎门销烟”,有不少人指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应该突出“人民”这一主题,而林则徐却在其中占用了过多的篇幅。革命的内涵远比表象更加重要。根据群众的广泛意见,曾竹韶在做第二稿石膏模型时,对林则徐的部分进行了删改,只保留了十几位农民的形象。

          在浮雕的厚度方面,曾竹韶参考了纪念碑设计稿中关于观赏者的距离和位置的有关内容,预计观看浮雕的人站在15米之外,这就决定了浮雕的厚度,深则太夸张,浅了又不够突出,他认为4厘米最适宜,这样也不会超出碑的底座厚度。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公示和修改,经过十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原大这4稿石膏模型之后,“虎门销烟”的第五稿最终定稿出炉了,此时的日历已经翻到了1958年。

          今天我们看到的“虎门销烟”的浮雕,就是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后的第五稿,它把群众的斗争场面通过三组人物群体来表现:图案中右侧所表现的是正在紧张焚烧鸦片的群众;左侧一组表现的是正在搬运鸦片箱子的群众;正中间的一组是表现对话人物。

          正中间一组人物的长者是浮雕中的核心人物,曾竹韶将他刻画为一个阅历深厚的领导人物形象,他右手紧握着拳头,愤怒地指向浓烟滚滚的烧井,仿佛在说:“一定要烧断毒根!”其动作和表情坚定又富正义感,以此形象代表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用鸦片来毒害中华民族的仇恨,同时表现出一种斗争胜利者的神态。最左边背靠箱子的青年,眼睛对着中间的长者,表达出了必胜的信心。

          曾竹韶将图案中的人群有机地构成为一体。同仇敌忾、反帝爱国的主题思想贯穿于整个浮雕之中,使浮雕上的三组人物不再是被动的鸦片焚烧者,而成为自觉的反帝战士,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主体这一核心理念。

          八组浮雕作品定稿之后,请来北京雕刻厂的雕刻艺人,按照塑成型的石膏浮雕,雕刻在早已准备好的高2米、长40.68米的数块汉白玉上。至此,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完成。从1952年动工开始,人民英雄纪念碑历时6年,终于在1958年4月22日落成,并于同年5月1日隆重揭幕。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2(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