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当代艺术 美术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新动力:“一带一路”精神与当代美术创作

        作者:张晓凌2017-09-19 08:18: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构想,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与热烈回应。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博弈的格局中,“一带一路”以其和平、交流、互融、对话、共享的特殊内涵,表达出重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新秩序的宏伟愿景。在这个背景下,以“一带一路”精神为动力,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叙事,阐释丝绸之路的内涵与特质,彰显丝绸之路价值的当下意义,正日益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的主流。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为主题,更是把这一创作态势推向了国际舞台。显而易见,在这里不仅寄寓着“发扬亘古常新的丝路精神,绘就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之文化抱负,也鲜明地凸显出北京双年展的固有本色——文化责任与时代担当。


        作为“一带一路”精神最早的领悟者,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题材的广泛性,形态的多元性,以及手法的多样性精彩地回应了“丝路与世界文明”这一主题。关于题材的广泛性与开放性,总策划、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说得最为透彻:“丝路的历史和现实题材都非常充沛、鲜活。沿路各国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中,在实现‘互通’尤其是民心相通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国际友谊、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生动故事皆可入画。”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无论是古道明月、梵音涟漪,还是援非医疗队;无论是神秘的燃灯节、苦水社火,还是今日都市的微生活;无论是逍遥游、万物生,还是跨越亚欧大陆的高铁;无论是罗盘、指南针,还是海上丝路的全图胜景,无不或高亢,或低吟地叙述着丝绸之路这条历史上最为古老,世界上最为绵长的人类互通共荣之路。在作品的现场,迷人的古道气息与生机勃勃的时代气象交互相生,诱人的味道弥散于历史的天空,入人心目,沁人心脾。比起传统的再现手法,艺术家们似乎更愿意将作品当作文化符码来加以建构,由此所洋溢出的象征、隐喻、寓言的意味,将观者带入冥思与遐想。在那里,丝绸之路将被幻化为巨大而深邃的民族史诗,而内蕴于其中的丝绸之路真理也将一一现身在古老的游牧时代,中华民族即已成为世界秩序的建立者;而丝绸之路的艰辛与苦难,成就与荣耀,则磨砺出了中华民族的开拓精神与坚韧性格。正是筑基于此,“一带一路”方大计谋定,行稳而致远。


        中国艺术家在表达出“丝路与世界文明”主题的同时,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美学雄心。事实上,以丝绸之路题材为动力和资源,着力于中国现代美术体系的构建,正是本届双年展的文化理想与信念。众所周知,以新题材催生新的美学形式,是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丝路与世界文明”的主题创作,是一次巨大的美学机遇。通过对本届作品的阅读,可以领略到这样的文化景象:丝路精神与题材所唤醒的想象力与美学渴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艺术家们创建新形式、新语言的实践。在中国画、漆画、油画、版画、雕塑乃至影像艺术中,皆能寻觅到这类实践的踪迹,拾捡到其丰硕的美学成果。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同前几届展览一样,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清晰地、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文化主张与美学诉求。因而,他们的作品是堂皇的、热烈的、厚重的,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代的,既是东方的,又是世界的。如果说“一带一路”正在把世界联通为一个家园,那么,他们的作品则成功地嫁接了现实与梦想。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6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