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教育出版
      分享到:

      “本土素材”走进美术课堂

        作者:刘磊2017-07-31 08:31:45 来源:美术报
        本土素材走进美术课堂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第二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与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广东、陕西等13个省(区、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对下一阶段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指出,要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高度重视和加强美育。


        随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美术老师依托本土资源,将身边的非遗文化带入课堂,开设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艺术课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引导青少年学生体验、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文脉得以更好地传播和继承。


        有“本土味儿”的美术课,因地制宜,取材便捷,既能增进学生对家乡民间艺术的了解,又培养了孩子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拉近了文化与现实的距离,受到不少美术老师的青睐。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本土素材”走进美术课堂的相关话题。

        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

        ■刘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本土文化也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作为具有典型特征的文化形态,既有地理位置的自然属性,也有传统文化的人文属性。它也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赖以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当地人生活的精神需求。没有了这种精神支柱,等于他们就失去了精神的方向和动力,由此可见地域文化的魅力已经深入当地人的内心世界,指导和引领着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习惯和生活态度。本土文化既有生活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生活器具和建筑特色;也有精神方面即人们的生活态度、乡风习俗和本土信仰。这种地域文化通过多年对人的影响,已渗入人的肌肤和灵魂,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和精神导向。


        我们的美术教育,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不仅要进行审美素养的教育,还要进行文化的传承。日前,美术学科确立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表现、文化理解五个方面作为艺术核心素养,其中文化素养就包含了对本土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这是一场及时的春雨,通过对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时空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既有差别,又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我们可以从不同本土民族的饮食、器物、民间工艺、雕塑和建筑的色彩、造型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不同内涵,它们的色彩和造型,力学和建筑学刚好契合了我们的美术教育的本体,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积极发挥美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我工作生活在广东顺德。顺德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河流交错,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四季常春,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顺德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名伶辈出。人杰地灵,北宋至清末,出过状元四名,进士数百,还孕育了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梁有誉、明末“岭南三杰”之一的陈邦彦、清代诗书画三绝的黎简和画坛怪杰苏仁山。境内的清晖园、碧江金楼、西山庙、逢简水乡等风景名胜,是古代岭南建筑文化和南水乡风光的杰出代表,共有17座古桥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我10多年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当问及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其深远的造型、色彩、设计内涵有谁知道,一万多名学生至今无一能准确说出,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缺失。


        优秀文化遗产如果不加以保护,它们将会从世界上消失!历史的推陈出新固然无法改变,但应该顺应历史的发展,注重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用另一种形式延续它的生命。有效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传承家乡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民俗文化所彰显的古老文明,需要我们去传承和挖掘。有效开展地域文化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积极发挥美术教育的承载文化的传播功能。我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观看文物,听馆员讲解,了解历史;带领学生深入古村落、古祠堂、古民居、古桥等进行调查研究,掌握这些文化资源的背景和美学特点;利用端午等传统节日,指导学生观龙舟竞渡、听龙舟说唱,解读文化内涵。以此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喜爱,丰富对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

        保护弘扬地域文化遗产


        通过编写校本课程,传承地域文化。美术教育核心素养的第二点就提出了美术表现,即通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和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画笔和刻刀,以国画、线条画、水彩画和版画的形式,去表现家乡优秀的文化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品评地域文化,在欣赏中了解,在绘画中思考,在设计中研究,在表现中体会地域文化的厚重和独特之美。


        从绘画的角度去表现家乡本土文化资源。地域文化所呈现独特的造型之美、色彩之瑰、设计之奇,正贴合了美术教育这一载体,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这些建筑、器物的力学之美与民情风俗的联系,设计出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更能激发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校本课程和教学课例,重在色彩、造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校本课程去传承本土文化资源。


        定期邀请当地书画名家口述本土历史,传承地域文化。在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可以通过邀请本土的书画名家走进课堂,开展名家与学生的互动,师生互动,以及学生间的互动,拓宽美术教育和传承本土文化资源的渠道。让书画名家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讲解作品的构图形式和呈现的内涵之美,让同学们在观察中了解,在互动中思考,在研究中发现,在学习中传承本土的文化资源。


        有效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离不开对地域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弘扬。国家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以本土地域文化为基点,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调查研究、专题讲座等形式,拓宽对本土文化资源内涵的研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建设本土文化资料库和数据库,深化对本土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美术课程的开发,努力实现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来推动,让地域文化绽放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6(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