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徐悲鸿钦定!15岁刘勃舒考上了央美

        作者:李大钧2017-05-03 08:20:32 来源:新快报

        美术院校教授的才能不能仅仅依靠考试来发现学生,非考之外的人才如何才能进入美术院校。显然,这在今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在民国时期好像不难,在新中国初期也不是很难。如果有难度,原中国画研究院的刘勃舒院长就不可能以小小的年纪(15岁)考上众望所归的中央美院,徐悲鸿院长的钦定也没有受到教授们的质疑,也没有人举报……

        再拿齐白石来说,那就话多了。今天不可能出现齐白石这样极端的个案。有齐白石的时代是精彩而多样的,因为他颠覆了文人画传统中的固有思维。林风眠和徐悲鸿都曾聘齐白石做教授,其中徐悲鸿的三请是美谈。如果今天请这种木匠出身的、制度体系外的、北漂的做教授,其难度属于望而止步。那么,今天的院长如何决定教授的甄选?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

        潘天寿这辈人遇到了外来文化的强势侵入。中国画的文化参照系由“南北之争”转为“东西之辨”,他们这代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思考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关系和张力,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与方案,有西化派、有国粹派还有新儒家……在艺术界也有许多不同方向的思考和实践,如林风眠在现代绘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调和”,而潘天寿提出的是中西“拉开距离”,中国画保持自身的本质,坚持传统出新,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双峰挺立”。那个时候中国可谓积弱已久,充满各式西化论调,新文化运动中更有许多人要“革中国画的命”,这种情况下,潘天寿强调“拉开差距,两峰挺立”,体现出的是一种极强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

        用毛笔写的手稿,不能认为一定是著作权意义上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只有中国、日本有,在日本还也没有发生类似的案件。此前也没人讨论过。所以,这是第一次要讨论书法和信札作品的边界是什么?这会引发法学界,拍卖界的持续关注。

        ——茅盾的信札到底应该定性为文字作品,还是定性为书法作品?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解亘表示没有明确界定

        2016年是企业收藏的一次拐点,如万达、龙美术馆、新疆广汇等企业是第一轮,苏宁、宝龙、华谊兄弟等企业是又一轮,当阿里巴巴、恒大、新世界等一批批企业进入收藏时,“竞买现象”将使艺术市场出现不断的热点。艺术品的价值在中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喜欢、欣赏型已经转变为财富管理,兼顾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企业宣传等功能。艺术品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消费的终极。人民币贬值、遗产税方案、银行账户管理收紧等因素叠加而来,艺术品成为了避风港。当市场出现更多的刘益谦、王健林、王中军时,这种趋势就是向上的。我觉得爆点已经快来了。

        ——艺术市场专家、收藏家李大钧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