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香港巴塞尔传达了什么信号

        作者:于蒙群2017-05-01 08:48:01 来源:美术报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今年进入第五个年头,它已经超越了一个艺术博览会所能承载的意义,更大程度上是一个艺术生态的重要引领者。在市场表现上,巴塞尔无疑是成功的,但笔者通过几年的连续观察,发现其作为艺术博览会的艺术性却是逐年降低的。画廊每年所带来的作品是趋同和类型化的,这对于如日中天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香港巴塞尔之“怪”

        当代艺术一直以标新立异标榜自身,各种新形式、新材料、新组合的发现与应用都在不断扩充着艺术的边界,巴塞尔艺术展作为全球顶级的艺术博览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新作品、新观念的实验场,这些作品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无疑是“怪”的。近几年,香港巴塞尔的“怪”作品有几种趋势,一是材料的混合应用,用意想不到的材料表现寻常题材的作品,比如用硅胶和毛发进行超写实主义的人体或生命体再造;二是作品类型的模糊混搭,行为混搭着绘画,影像混搭着装置;三是为博眼球而创造的各种怪异形象。“怪”作品表面上是艺术家新观念的体现,而实际上却反映了当今艺术界中,创作思维的枯竭与弱化,外在形式越是离奇,内在意涵就越是空洞。

        香港巴塞尔之“坏”

        “坏画”,“坏雕塑”现在成为了流行词。“坏画”不是把画画坏了,由玛西亚·塔克提出的“坏画”本意是用幽默和奇幻的的手法非礼传统绘画观念。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中,不在乎技巧、无所谓形式的“坏画”作品比比皆是,已经变成了一种泛化的观念,不再是先锋前卫的代表,更多的作品为了“坏”而 “坏”。“坏画”应该是一种幽默的反讽与任性的高贵。但在这里,满眼廉价的反讽反倒显得现在的艺术节越来越黔驴技穷。

        香港巴塞尔之“熟”

        每年的香港巴塞尔展会都会存在一个现象——著名艺术家作品的多次重复出现。因为很多画廊都代理着相同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强烈,标识度很高,比如朱利安·奥培的跑步人物、村上隆的超扁平卡通形象、丰塔纳的金刚狼爪痕、利希滕斯坦的波普漫画人物等。这些艺术家都是市场的宠儿也是巴塞尔艺术展上的熟面孔。高古轩、贝浩登等多家顶级画廊都会拿出这些大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参展。画廊与收藏家追逐名家、追逐利益本无可厚非,却造成一种现象,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些熟面孔的作品,这种过多的追逐与重复,会让一场本该精彩的博览会变得乏味。

        香港巴塞尔之“甜”

        艺术展中也有很多甜美讨喜的作品,它们色彩鲜艳明亮、制作工艺精良、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也存在着一定的艳俗倾向。但这种甜美与讨喜本质上是在迎合藏家的口味,以期获得市场的青睐。

        博览会艺术性的逐年降低,是因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从来不会仅仅用艺术的角度去衡量参展画廊和作品,而是更多地把他们当做展商和可供收藏的投资商品,无论作品如何,能否被藏家相中,能否成交可能才是主办方真正关心的。

        (作者为艺评人)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7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