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如何对待中国流失文物

        作者:未知2017-01-20 12:07: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展厅,曾发生过让张建新至今难忘的情景。当时与他同行参观的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在看到展厅内陈列的中国流失文物之时,当即热泪盈眶。“他为什么流泪,我想可能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想到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怎么让它们流失了,另一个就是这么好的东西现在还在发挥着作用。我想这两种感觉也交织在很多普通国民对于流失文物的态度中。”张建新说道。

        事实确实如此。对待流失中国文物,目前有两种流行的观点:一种是义愤填膺,随时强烈要求西方归还所掠夺的中国文物,认为回来就好,哪怕是巨资回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流失文物在西方受到了良好保护,对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留在国外挺好。“后一种观点,或许夹杂了某些情绪,对中国文物至今仍在非法流失的现状不满,恨铁不成钢。”张建新说。

        人们对文物返还问题争论不休的原因很多,在张建新看来,其中关键,是难以定性当时文物离开原属国的方式,即它们属于非法掠夺、流失,还是正常交易、合法离境?有的不言而喻,但更多的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而模糊不清。各国会继续为自身利益各执己见,很难达成共识。“有的流失文物,我们明明知道它是非法流失出去的,但它是什么时候、怎么出去的,我们却拿不出一点在法庭上有力的证据。所以,相关部门正在努力做的,一是对现有的文物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签署文物返还双边协定等方式,推动文物返还。”

        据张建新的了解,如今西方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流失文物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法国枫丹白露王宫中国馆收藏着很多中国圆明园被掠夺文物。“多年以来,法国人曾以那里为荣。现在,那种荣耀感正在消退,法国公众也开始反思侵略掠夺他国文物的历史。类似情况还会在西方其他有关国家出现。”张建新说。

        张建新认为,《谁在收藏中国》这类图书的出版,对中文读者可谓恰逢其时。“相信中文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会更多了解、思考中国流失文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公众对此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对推动开展相关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张建新说,“当然,或许因所收集资料限制,原著作者对当代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出境文物展览管理、流失文物返还等相关文化政策,仍有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误解。对中国新疆文物赴美展览出现问题的分析推测,甚至属于某种西方对中国惯有的过度联想。对此,相信中文读者会有自己的客观判断和主见。”

        《中国科学报》 (2017-01-20 第6版 读书)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5(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