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万件俄侨藏品展示东方莫斯科的历史原貌

        作者:未知2014-06-27 11:4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哈尔滨,一座融汇中俄文化的都市,曾被冠以“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等美称,究其得名原因,土生土长在这座城市的52岁的李良,用自己收藏的万余件俄罗斯侨民物品道出了缘由。

         走进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李良的家中,浓重的异域风格映入眼帘,满墙的旧时代门牌、火标、剪报等藏品带着历史气息,“研究俄侨文化和中东铁路的发展史是我的爱好,我并不是学者,我是真心的热爱这些东西。”李良对中新社记者说。

         哈尔滨这座城市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100多年前,这条传奇般的跨国铁路在快速的拉动着沿线区域经济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俄罗斯移民。

         “哈尔滨这个地方最开始人烟稀少,只有两个自然村屯,直到中东铁路修建,开始陆续有俄罗斯人移民到这里。”李良一边介绍藏品一边讲述:“当时的俄罗斯侨民移民到这里以后,逐渐建立起一个生活圈,这就是现在哈尔滨市的雏形。”

         李良的藏品中,有4000多封俄罗斯侨民的往来信件,这些信件真实的纪录了当时俄罗斯侨民在哈尔滨的生活状态,“我收藏的俄侨信件中很大一部分是俄语的信件,还包括英语等其他国家的文字,抛开其中的一些琐碎的事件,其中很多都是当时俄侨生活和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对现在研究哈尔滨俄侨文化历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大批的俄罗斯移民带来的是文化的冲击和交融,李良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总数超过30万人,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由于俄罗斯人口基数的大量增加,俄式建筑、教堂也随之而来,“我收藏了一个地图,是上世纪20年代印制的,当时的哈尔滨市区内,仅东正教堂就多达26个。这还不包括其他教派的。”

         同时期,因为多国文化的交融,往来贸易的不断增长,哈尔滨市在当时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那时候哈尔滨的经济是很好的,在一些当时的信件里,俄侨们描述的生活条件要好过很多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也正是这样,哈尔滨才有了“东方莫斯科”的美誉。

         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侨民逐渐离开了哈尔滨,“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俄罗斯侨民大部分都已经迁离了哈尔滨,但是他们为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遗产,却至今都没有被抹去。”李良说。

         近几年来,李良依旧定期的参加留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聚会,“我和我的朋友们正在编译这些俄侨信件,希望能摘出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编纂成一本关于中国俄侨文化的书籍,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我还打算办一个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李良憧憬着未来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