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教育出版
      分享到:

      青岛实施海洋寻迹考古工程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将出版

        作者:王法艳2014-03-15 09:13:10 来源:半岛都市报
        青岛实施海洋寻迹考古工程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将出版

          3月13日,在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对2009年从胶州板桥镇遗址出土的瓷器进行修复,为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的《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做准备。一块块瓷片拼接起来的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宋代瓷器 ,更拼凑出青岛作为古“丝绸之路”上重要港口的历史图景。今年,青岛市文物局将实施“海洋寻迹”工程,对与古“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勘探,而相关图集将展现山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宋代遗址的考古挖掘成果,是青岛位列古“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依据。

          挖掘遗存 古代生活垃圾变宝

          当天,记者到达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时,工作人员彭峪正在一间堆满袋子的平房里,对2009年从胶州板桥镇遗址出土的瓷片进行初检和整理工作,袋子里装的都是胶州板桥镇遗址的考古挖掘成果。据该所另一位工作人员郑禄红介绍,他们对胶州板桥镇遗址进行过多次挖掘,其中2009年的规模最大,据粗略统计,挖掘了数以万计的瓷片、上千枚铜钱、重达十余吨的铁钱和宋代建筑遗存。

          彭峪说,挑选瓷片时,要把一些有字的、有纹饰的、窑口特殊的或能进行修复的,先挑选出来,供进一步修复或研究使用,而没有达标的都要进仓库储存。这些源自宋代的碎片,在今天看来都是宝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宋代时,这些瓷片却大都是被人们丢弃的生活垃圾,“除了墓葬出土的瓷器,很难有完整的,这都是当时的人们用坏了才丢弃的,它们被丢在当时河边的垃圾场中,随着常年的沙土堆积被掩埋下来,千余年之后被我们挖掘出来,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瓷器修复 手术刀餐刀全上阵

          在市考古研究所从事瓷器修复工作的杜义新已经有20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在岛城考古界被称为“人参级”专家。当天,他正在修复一件从遗址出土的瓷碗,他手上拿的这只碗残缺了近三分之二,他先用橡皮泥翻模,拿捏出合适的弧度后,用白石膏补缺,再用强力胶水对粘拼接,杜义新的面前摆着手术刀、餐刀、小钢锯、吃饭用的勺子等五花八门的工具,他说要用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对这只碗的修复,完成后还要晾晒两三天,等干透后再用砂纸仔细打磨光滑。

          为筹备《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一书的出版,他此前已经修复了三四十件板桥镇出土的瓷器,采用的都是白石膏配补法,以这种方式修复后,文物被修补的地方将格外“刺眼”,从而突出“残破感”,陈列在架子上,尽显历史沧桑。

          名窑云集 成古港繁荣重要依据

          郑禄红告诉记者,出土瓷器将在《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中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瓷器来自当时的全国各地,有很多都产自宋代的著名窑厂,比如湖田窑、定窑、钧窑和磁州窑等”,据郑禄红介绍,已修复好的瓷器中,有件瓜棱执壶是制作精美的宋代青白瓷,古人用来饮酒的,还有一件白底黑花的瓷盆是磁州窑出品,带着紫丁香 、竹叶等花饰。一件残缺的定窑白瓷盘上,带着精致细腻的纹饰,淄博窑出产的一个四系罐是颇有特色的粉杠瓷。

          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玉海认为,这些瓷器的出土反映了当时的板桥镇非常繁荣,港口流通兴盛。有文字记载: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胶西县并入高密县,“以县东鄙置板桥镇”。其时板桥镇已是唐朝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国家进行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口岸。宋代全国设市舶司八处,前七处都在南方,只有板桥镇在北方。据记载,当时的板桥镇港区,除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在此中转和销售外,甚至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的商人也乘船北上到板桥镇做生意。直至南宋末年,板桥镇还保持着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转口贸易两大传统优势。

          首次成书 解读山东最大宋代遗址

          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的《胶州古板桥镇遗址出土文物图集》是首部关于板桥镇考古成果的图书,据郑禄红介绍,板桥镇遗址是目前已知的山东境内最大的宋代遗址,很多相关学者都对板桥镇的出土文物非常感兴趣,而对相关文物的研究也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本书的出版将为研究提供丰富权威的素材。林玉海说,在出土的文物中 ,除了大量瓷片,还有板瓦、滴水、兽面瓦当和鸱吻等建筑构件,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胶州板桥镇发展繁荣的历史事实。其中,两组规模宏大的建筑基址,联系砖砌甬道上较深的车辙痕迹和古板桥镇码头位置等分析,一组很可能是通商口岸设置的客栈和转运仓储设施,另一组应是当时管理商贸活动的官署机构。

          海洋寻迹 勘探古“海上丝绸之路”

          目前我国正积极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有北海、广州、泉州、漳州、福州、宁波、南京、扬州、蓬莱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合申请城市。而位于南北海陆交通要道的青岛,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尤其是中国北部海域与国外的交流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却被忽略。

          林玉海认为,被忽略的主要因素在于,青岛相关的研究不仅起步晚,而且缺乏系统性。今年,市文物局将实施“海洋寻迹”工程,对与古“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港口码头遗址、海洋运河遗址、海边聚落遗址等进行集中勘探和系统调查。据悉,从目前的出土器物上来看,大沽河沿岸有可能存在唐宋时期的遗址,琅琊古台、古郡、古港遗址以前也进行过相关调查勘探。明末即墨县令许铤上奏万历皇帝准予开放的四个口岸—金口、沙子口、青岛口、沧口,以及明清海防卫所遗迹两项考古调查勘探工作,也将逐步推进,以真实、完整、科学地反映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暨青岛海洋文明史。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4(s)   1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