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上海 艺术 第十 中国 国际 上海 展会活动
      分享到:

      艺术,为百姓所享——写在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落幕之际

        作者:未知2011-11-19 11:23:52 来源:新华网
        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8日落下帷幕。汇聚全球40多个国家演出团体、50台中外经典原创剧目和18台艺术大展,规模空前的艺术节不仅吸引众多观众走进剧场,更在街头、广场、社区等城市为老百姓提供了“流动的艺术盛筵”。

            艺术节,是上海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一个缤纷窗口。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之时,迈向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正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引领社会和谐,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自觉自信地谱写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大街小巷,艺术氛围处处流淌

            17日下午,豫园中心广场的露天舞台上曲韵悠扬,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天天演”活动正在上演压轴好戏。

            全国25家电台的主持人轮番上阵,从京剧唱到瓯剧,从秦腔唱到评弹,而台下和着曲子、打着节拍的观众,大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戏迷”。

            “进剧场看戏票价高,艺术节办了这一个月,我足足看了31天的戏,过足了戏瘾头……”家住方浜中路、已届花甲之年的徐阿婆说。艺术节的“天天演”活动风雨无阻,她也天天从家里自带板凳到广场上来占位,有了免费听戏的享受,这一个月来日子过得滋味无穷。

            2799场,这是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造的群众活动场次的最新纪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刘文国说,在舞台上、广场上和社区里,5000余支国内专业和业余团队的轮番展示,逾423万人次观众享受到了“送到家门口的艺术大餐”。

            人头攒动、盛况空前……这样火爆的场景在今年的艺术节上可谓司空见惯。

            美国踢踏舞表演团赴远郊奉贤,为上海师范大学献演,演出前一个多小时,礼堂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龙;同济大学芭蕾专业学生“零距离”观摩瑞士贝嘉洛桑芭蕾舞团《生命的诱惑》的彩排,艺术总监吉尔·罗曼亲自给大学生们示范授课。师生们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不敢想象能与世界级名团近距离亲密接触。”

            五天之前,柏林爱乐音乐会在南京路世纪广场上“露天”直播,逾千名观众在上海深秋的寒意中屏息静坐数小时,欣赏气势澎湃的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直到深夜十点多,激动的人群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上海街头响起的柏林爱乐交响音乐会,是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最为动人的旋律,也留下了余音袅袅的回响。艺术盛筵,不应该仅仅绽放在豪华剧场中,更应该在城市中处处流动,这是上海与国际一流城市在文化艺术公益普及理念上接轨的一大步。

            文化繁荣,让全体百姓共享

            “音乐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自信’,每场演出总有人为你喝彩,这是多么有尊严的一件事。”来自安徽凤阳农村的26岁青年宋亮亮,在今年艺术节“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的舞台上一举夺魁,实现了从“端盘子的打工仔”到备受关注的“文化新人”的华丽嬗变。

            让所有百姓、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共享上海文化成果,这是上海“十二五”时期文化民生的重要内容。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平台、一扇开放的窗口,不遗余力地实现着这一理念。

            在艺术节举办期间,“城市你我他——上海2011农民工欢乐节”、“幸福欢乐送”文艺巡演、外国艺术家巡演、“长宁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江桥杯”外来建设者才艺大赛等众多活动缤纷登场,让上海数百万外来务工人员沐浴在文化阳光中。

            拥有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上海,推进“文化民生”正在成为常态。让温暖的文化阳光沐浴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早已不是梦想。目前,上海在国内率先宣布已基本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海“十一五”末的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已达295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一个“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种文化资源配送服务。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说,根据规划,到2015年,上海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等多个领域,主要可比指标将趋近国际大都市水平;到2020年,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锐意创新,让艺术节更加精彩动人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最需要创新。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除了经典剧目,来自海内外的探索创新剧目也纷纷精彩亮相。瑞士贝嘉芭蕾舞团全球首演剧《生命诱惑》、英国壁虎剧团话剧《外套》、海派杂技芭蕾大型舞台秀《胡桃夹子·海上梦》、话剧《人面桃花》、音乐剧《花儿与少年》、歌剧《红河谷》等等,无一不是国内外艺术家融合各种艺术手段的创新作品。

            “创新,不仅是艺术繁荣与发展的生命力,也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活力之源。”艺术节总裁王隽认为。从借鉴享誉世界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经验、制作一本名片大小的艺术节折叠观剧“地图”,到拿出15%的门票实现艺术节“优惠票”的全程、全覆盖,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创新之举不少。

            据悉,明年的创新举措已在谋划之中。记者获悉,眼下,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正委托上海市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重量级“智囊”机构为艺术节把脉,为今后的艺术节发展绘制蓝图。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总监刘文国说,艺术节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更多精彩。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39(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76(mb)